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8-17 11:14:47 心得 我要投稿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

  参加对教材培训的学习,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感受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教材无论教学内容安排还是呈现形式,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下面就是自己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适当调整知识结构,提供清晰的线索和步骤。

  新教材根据教材实验结果和教师们的普遍意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如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大幅减少,部分内容移到第二学段。如一年级上册“时间”这一单元,将原来的“教学整时和半时”改为只教学“整时”。再如教材系统处理了“解决问题”,为实现“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提供教学思路、发展线索和可操作的案例;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循序渐进的提供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此次课改通过教材修订研究和精心制作工作,形成了一套文字表述准确,易懂、可读性强,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恰当,装帧精美,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教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

  刚刚从高年级下来教一年级的孩子,我有许多的不适应:话说的多了,嗓子疼是常事;什么活都亲历亲为,增添了许多疲惫。更不适应的是上课,教材上就那么一点点内容,却要讲一节课,还要让孩子都会,我该怎么办呢?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特别是一些理论知识丰富了我的课堂实践。比如:如何把握教材,是意义重要还是算法重要,本节课侧重于哪一方面,这是我从来都没想过的,

  这些知识开启了我对教材把握的新方向。还有一年级孩子的经验操作的直观模型(小棒、数线、计数器)这些操作对孩子非常重要,不能忽视。而我在课堂上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比如:《买铅笔》一节,我特别重视15-9的分成算法,忽略了摆小棒、竖线、计数器这些操作环节。

  回来后,我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不足,在上《开会了》我就做了调整,上课前我带孩子们做了一个“抢凳子”的游戏,然后引入新课小朋友们要开会,凳子够不够的问题。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小朋友的个数,凳子的个数,再上下对齐来比较。孩子的想法都很特别,有用月亮的,圆形的,心形的,太阳的,星星的……自己边操作边说自己的想法。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开心极了,我也少了组织课堂纪律这一环节,心里也有了别样的体会。

  这节课上完使我认识到,自己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多加探索,做个用心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

  XX年3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师校组织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培训,此次培训的形式为视频培训,由教材编写组成员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问题解答,培训结束后我感想很多,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是第一次教一年级,还正赶上教材改版,这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通过上半年的教学情况,面对新教材,我感觉有点无从下手,本身就没有教过一年级,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所以,这次教材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为我明确了教学的方向。

  培训过程中,教材编写组的专家们向大家介绍了编写教材的意图和主旨,这样一来,我们就弄明白了教材中隐藏的一条主线,这样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有效的穿插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这些,让收获最大的是,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我已经有了答案,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材中是借助于应用题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涉及到列算式并且解答,既然这样,那么到底是把让学生列出算式为重点呢,还是以计算为重点呢?现在听了专家们的指导,我已经找到答案了;还有在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解答时,对于单位名称和答有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呢?如果有要求,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现在我知道,现在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初级阶段,对于单位名称和答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

  在培训过程中,还有一个环节对我们的教学非常有用,那就是专家们会解答同行们在网络平台上提出的有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感到疑惑的,专家们的解答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这次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无论是从对教材的理解上,还是在教学问题的解决上,都给我指明了方向,我感谢这次培训,今后我会将所领悟到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新学期开始,我由教高年级一下转为教一年级的小学生。当看到学生与教材的一刹那,可以用“蒙”字来形容当时的我,真是有些不知所措。正当我迷茫之际,数学培训就如同及时雨来到我身边。通过这次培训,不禁让我豁然开朗,也让我心里有了教学的思路。

  在这次培训中,不仅有专家讲座,教研员讲解分析教材,还有现场互动讨论答疑。在培训中令我受益匪浅,颇有心得。

  刘坚老师的讲座,令人深剩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强国,在世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名列前茅,可我们的`科技却远远落后于有些发达国家。我不禁问自己: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数学天才、能人,可为什么技术却赶不上有些国家?在问自己的同时,我也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得教会学生倾听、独立思考、学会与人合作。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信,有责任感和创造感。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赋予孩子们的,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

  在听取了教研员张丹老师对教材的讲解分析后,让我明确了如何使用新教材,明确了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我初读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我想有什么好讲的,学生早就会数数啦!可当我听完张丹老师的讲解后,恍然大悟。原来这部分应当如此教学,让我心里不禁有了对数数的正确认识,也有了教学思路。

  总之,这次培训如同春风,吹走了我的不知所措,送来了对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认识与体会。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尽我所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教学。

  3月6日下午,北票市教师进修学校号召各乡一年级数学教师参加北师大小学数学新教材网络培训,而我校应上级要求,一年级数学全体人员积极参加。

  网络培训会上,教材编写专家张丹、张红两位特级教师详细说明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本册教材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编写教材时的学情调研对教师使用教材进行深入指导。在逐单元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数学教研员胡培进老师组织与会教师针对教学疑难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胡老师建议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抓本质、寻手段、讲道理。

  期间,刘坚教授指出:有调查显示,92%的小学生喜欢数学,让我们感到欣慰。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落实三点,一是数学与儿童现实生活要密切联系;二是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一一建立数学模型一一解释应用的全过程;三是主动学习,探究性的学习。我认为这些都为数学教师日常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很贴近现在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张丹教授一边讲解一边和现场教师的互动,特别是提出的三个问题很有针对性:运算包括哪些方面?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怎么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大家就这三个问题展开积极讨论。

  通过培训,使我们对新教材内容架构编排更加熟悉,对新课程标准理念更加理解。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专家引领让自己获益匪浅,以往使用教材中的诸多困惑迎刃而解。

  3月6日下午,我们在师校进行了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就这次网上培训,我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充分利用主题图。

  主题图是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进行学习。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化素材,结合本阶段学生的特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创设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就有必要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加工,有创造的进行教学,使学生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这次课标学习给我体会最深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单元中增加了描述的活动,画一画的活动。在“有趣的图形’中由教师领着折让学生感受中心点。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教材注重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熟悉儿童的语言。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

  三月六号,我们全县五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虽然昨天刚下了一夜的大雪,路上很滑,但是会议室还是座无虚席,教研室的吕主任已经早早的等在在那里。培训期间老师们都认真的听、记,惟恐漏掉。这次培训一共有八个教研员给我们辅导,通过培训使我使我知道了本册教材的新的编写意图,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给我以后的教学起到了指明灯的作用。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具体体会:

  一、教材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本册内容在原来义务教育教材的基础上增添了数学广角、图形的变换。另外对一些内容作了调整,比如把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由第二单元调到第五单元,这样为学习分数加减法的通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理念的改变

  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认识,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学习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一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所以,学习过程显得比较枯燥。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 “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认识和计算中去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关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

  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介绍。

  2、增加了直观和联系实际。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一系列的概念引出,似乎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大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注意从实际引入,注重提供直观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注意内容的呈现、展开尽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例题和习题都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插图;用铺地砖的问题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等。这样处理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的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3、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

  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得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等等,都体现了放手让学生探究,鼓励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了拓展性和知识性。

  内容精简之后,出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考虑,教材在相关教学内容之后,利用“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安排较多的拓展性知识作为阅读资料提供给学生。例如,介绍完全数(第14页)、互质数(第83页)的概念,奇数和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81页)等,以丰富学生的数论知识,激发探求的欲望,培养生对学习数学、探索数学持久而稳定的兴趣。

  三、增添了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总之,经过一天的培训,受益匪浅,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遵循新的课程标准,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内在动机。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4

  伴随着春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三年级的数学教材培训。这股学习的暖流如春风般沐浴了我的数学教学。使我感受到了教材和教材的重要性。研读教参,参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一直是我的弱项。因为我从来只知道教教材例题。听了红旗小学张美菊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顿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首先,张老师带着我们纵向梳理了整个学段的知识网络。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量的计量、统计知识方面的内容,整体把握教材,形成知识网络。

  其次,通观全册、全单元。从每一单元在教学目标和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使我们对每一单元有了清晰的了解,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

  最后,张老师带着我们解读每一课时的教法及学法。推荐我们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对每一课练习的疑难问题,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内容结构给我们进行了分析讲解,及每一节课的练习题,都给我们做了合理的分析和建议。真是对这册教材事事巨细的给我们做了解读,使我们在教学中找准了支点,把握准了方向,合理的使用教材进行数学教学。

  总之,通过这次数学教材学习培训,我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把握,更高层次的理解。相信对今后的教学有更高意义上的帮助。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5

  参加了小学三年级数学新教材解读培训,聆听了周小萍和舒爱武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触颇多。她们详细为我们介绍了新教材的编排特点,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等等。听了之后,对于一个从未教过三年级数学的我有信心教好孩子们,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面对教材修改教师不同的态度

  现阶段,面对教材修改老师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觉得数学越来越难教,有的认为教材无论怎么改都无所谓,有的认为不管教材变成怎样都会教。新教材的改头换面,使我们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照本宣科.更不能对教材亦步亦趋了。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但同时也对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感到很不适应。传统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与规范,强调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这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然而新教材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而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种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凸现出来,这种不适应,是大多数教师会感慨教材越来越难教的根本原因。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三、教学中的建议

  1.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

  2.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给孩子一双数学的眼睛,让他们以数学的意识,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那么,数学就不在仅仅是书本上板着面孔的枯燥的数学题,数学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提高数学素养,使之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去解决问题。

  循规蹈矩走不出封闭的大门,固步自封编不出优美的童话。在课改这一广阔天空里,我们应该不怕失败,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6

  20xx年3月19日上午,我和同事们在府西街小学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这次活动分了三部分:首先由王玉凤老师做课三年级下册内容《队列表演》,课后郝老师点评,最后由王玉凤老师的精彩讲座《我们该关注什么》。通过活动,我的收获匪浅,它使我真正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指导学生自学和引导学生探索是常用的方法。

  从王老师的整堂课上,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教师的教师素养相当重要。整堂课,王老师注重的.是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结合具体,借助直观图形理解转化的过程,数形对应中归纳基本方法。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实践感悟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注重培养了孩子们的数学思想,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王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能放手”给学生存足的时间去学习,从而激起思维的碰撞,学习由浅入深将孩子们带到学习的热潮中,练习题的设计层层递进。

  王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她课前设计时所下的苦功,对教材灵活应用,对目标的准确把握,以及她的专研精神都是我未能达到还要为止努力奋斗的。

  总之,这次的培训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更让我坚定了以后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7

  20xx年x月x日下午我参加了教体局在第四实验小学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教材培训。本次四年级教材培训由四小的刘老师主讲,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我对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的不够好,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茫然的地方。我不但要教学生而且还要自己钻研教材,感到很是辛苦。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进入了误区,使我走了很多弯路。这样一来既不能快而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也不是很高,而且还浪费了许多时间。这次学校组织了教材培训,我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受益者。

  通过教学经验丰富的刘老师对教材的疏通讲解,使我感到轻松了许多。我不但对本册教材的梗概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还知道哪些是学生必须学会弄明白的知识,那些只是作为了解的知识。刘老师是一位热心而又细心地教师,他不但教我们学会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且告诉我们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研究教材都不能离开教参书,其实教参书就是很好的导师。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目标,利用已有的教学和生活经验教育学生。通过一些名师的课例讲解说明,每一课时的教法。他还向我们讲解如何把握好每单元的难重点。刘老师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们许多教学经验,以及四年级学生在学本册教材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尽管本次培训压缩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刘老师的讲座依然思路非常清晰,利用大量的ppt来演示,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单元素材的解读,单元知识的分析,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简析。

  本次培训使我对四年级下册的教材有了整体的认识,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和模糊认识,对我理解教材、驾驭教材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在刘老师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材,研究教材,为学生学好教材做好服务。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8

  20xx年10月18日我参加了县教科局举办的二年级教材教法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我的收获却是不可估量的。这次教材教法培训学习,主讲老师从教材的整体安排、教学目标、教材说明、例题编排意图及课后练习等几方面与原实验教材进行了对比与说明。经过此次的疏理,让我对二年级的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解惑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双基扩展为四基,双能调整为四能

  《新课标》在数学课程的育人方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能力培养,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将双能调整为四能,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我认为这正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将双基拓展为四基,首先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同时,新增加的双基,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出,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注意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由双能变四能;过去的双能指的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新课标指的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是一种自我超越,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精确的概括,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二、新课程的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

  1、注重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新教材不再是由一堆毫无生气的数字组成的,而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趣的故事,是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2、注重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新教材及其注重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是他们能用自己刚学会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问题了,那便是他们最大的喜悦。在新课教学后给孩子们一次检验自我的机会。

  三、新课程中的数学是学习多样方法的数学

  通过新课改的学习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计算上,要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我们看来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原因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知识由此产生。新教材还力求体现教材的灵活性,解法的多样性。鼓励孩子们学着用不同的眼光认识世界,知识自然就变得五彩缤纷起来。

  四、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9

  12月21日在聊城技师学院培训中心,我有幸参加了聊城市举办的北师大版书法教材培训会,并且收获颇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实习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实习教师,我从未想到过还有机会去接触软笔书法。这次培训的时间不长,只有一天,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们也能学到不少东西。这次培训还使我意识到了书法对于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字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字体。

  本次培训的主讲人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启功先生书法学研究”的参与人之一,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的李洪智教授。他先向我们介绍了小学生开设毛笔书法课的重要意义,接着,介绍了小学教师应该如何就书法课教育学生。最后,他向我们介绍了唐代以来草法变异的现象及其原因。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要使学生养成写一手好字的习惯。那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教师应该具备书法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主要是临帖的技能。著名的书法大师林散之、启功、陆维钊都是先观察并临帖,书法才能才得以提高。其次,书法与其他学科联系性强,为了适应书法艺术的教学,教师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也应该有适当的钻研和研究。最后,要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组织书法教学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小学生的书法应注重间架结构,其次,再注重用笔,用笔要简洁化,规律化:在最开始的教学中,不要交给孩子们“变化”,要先使孩子们写好每个笔画;对自己选好的范本无论是摹还是临,都应该在动手的`同时多开动脑筋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才发现汉字的一些书写规律,比如:同样写口子旁的字,口子旁在左和在右写法是不同的,口字在左要写得小而偏上,口字在右要写得下而大。意识到自己字体中的不足,今后我将会在空闲时间练练字,先从最简单的笔画横、竖开始,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写一手好字也是必不可少的。

  20xx年12月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0

  原来我们都说: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现在改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你注意到了吗?将“求”改为“找”,我想,这不仅仅是语言表述上的变化,更是教学目标要求上变化。课标之所以作这样的改变,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1)“求”更多关注的是“算”,而“找”则更多关注的是“对意义的.理解、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2)降低教学难点。课标把找两个数的公因数限制在会找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就可以了,最大的数才是两位,大大降低了找的难度,相比之下“求”的必要性就有所削弱。因此“找”比“求”更合适。

  基于以上两点,教师要准确把握和确定自己的教学重点,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要把重点放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上来,鼓励学生找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化。

  教材为我们呈现了两种找公因数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找:比如:学生还可能用口诀对应的方法找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找不容易漏;还可能从12的因数里面找18的因数;体会方法的优化(用列举法找公因数是学生最常用的,也是比较适宜的,因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先写出两个数的全部因数,再找出共有的因数,操作起来也不麻烦,况且课标只要求100

  以内数两个数的公因数);还可以用短除法找;学生可能还会用其他的方法找,只要对,教师要给予肯定。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5-31

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0-18

全国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9-05

数学教材教学总结05-05

统编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0-20

英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6-12

全国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9篇09-07

全国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09-29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0-27

高中英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