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种植计划

时间:2022-10-13 15:53:59 计划 我要投稿

中班种植计划(精选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种植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种植计划(精选5篇)

  中班种植计划 篇1

  种植目标:

  1、通过种植激发幼儿关注成长、关注自然、关注生命的意识。

  2、培养幼儿简单的种植技能,提高幼儿的责任感。

  3、发展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感知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辩别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种植准备:

  (一)情况分析:

  我们班级的幼儿在生活中很少接触此类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新奇而又充满挑战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比较创意环保方案来补充本班植物区角,为幼儿开展种植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物资准备:

  1、师幼共同搜集关于豆类种植的资料。

  2、准备好种植豆类需要的物质条件:水、矿泉水瓶子、种子、观察记录的表格等。

  种植过程:

  第一阶段

  (一)激发幼儿参与种植豆类活动的兴趣与欲望

  1、出示豆制品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他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2、出示绿豆、黄豆生长过程实物(刚放水里的豆子、已发出根须的、长出小叶片的、长成长长豆芽的各一种)。

  3、在幼儿对豆类成长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引导幼儿我们自己来亲手种植大豆,让其产生魔法。

  (二)指导幼儿制定种植计划

  1、利用收集的资料,老师与幼儿讨论,制定详细的种植计划。

  2、确定种植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方式方法,注意事项。

  3、老师的分工明确(组织人员、后勤人员、记录人员)

  第二阶段:种植和观察记录活动

  (一)组织种植活动

  1、老师示范讲解种植的方法。

  2、分组种植(3人为一组,分12个小组)。

  (二)幼儿照顾种子、观察种子的兴趣,引导讨论幼儿观察记录种子的成长方式。

  A、幼儿按自己的方式观察记录(3人为一组,为后期的观察记录分工)。

  B、教师设计制作观察记录的表格(豆芽的生长变化的记录以绘画的形式呈现)。

  预期成果:

  1、举办“大豆”种植成果展示会。

  2、“我的大豆在成长”记录表集。

  3、作品集:艺术、绘画、种植故事等,来装饰四月份的主题墙活动。

  4、通过此次活动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参透到“蒙式数学”中对认识时间的课题去。

  中班种植计划 篇2

  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美丽的种植区始终都是班级环境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在当今的都市生活中,孩子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在种植区里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是他们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良好机会。它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

  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比较等多方面能力。因此我们利用自然角开展有趣的种植养殖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一、种植养殖目标:

  1、了解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植物以及动物们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

  2、掌握种植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有效利用种植养殖区,鼓励孩子自主种植和管理。

  4、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帮助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经验。

  5、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能力。

  二、材料准备:

  1、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动植物的资料,丰富幼儿前期经验。

  2、整理园内的种植园地和班级的自然角。

  3、蔬菜种子、盆栽植物、小动物等

  4、观察记录本。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讨论:

  1、种植什么东西、为什么选这种植物、选择种植地点。

  2、讨论种植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归纳正确的种植方法。

  3、讨论并准备种植所需要的工具。

  4、讨论并确定人员分工。

  (二)、幼儿分组操作

  幼儿运用绘画、文字、数字等不同的符号记录下讨论的过程。

  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记录时突出重点想解决的问题,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记录。

  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矛盾或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四、全班一起分享一学期下来的收获与惊喜。

  总之,种植活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其教育效果也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够完全呈现出来。教师必须把对种植区活动的关注作为一种习惯,抓住这一良好的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获得一些有益的生活经验。因为这些生活经验的获得,远比孩子们枯燥单调地学习一种知识更为重要,它必将在孩子们美丽的人生画卷中留下最为新鲜靓丽的一笔。

  中班种植计划 篇3

  设计意图:

  开学初孩子们在种植园种了萝卜,每天早上来园都兴致勃勃的去看萝卜宝宝的长势。可是有好几天都是雨天,孩子们没有办法去种植园。这不,这几天天刚晴,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拿着浇水工具和除草工具去了种植园给萝卜宝宝们除草、浇水了!

  活动目标:

  1、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铲子、喷壶等。

  2、学会照料萝卜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铲子、喷壶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萝卜宝宝的长势:

  “我们种的萝卜宝宝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它们长出了什么?”

  2、师幼共同整理园地

  “现在萝卜宝宝们的周围都长出了草了,有的萝卜宝宝渴的连土都裂缝了,该用什么工具来帮帮它们呢?”

  观看并认识铲子、水壶等工具。

  3、教师观察指导,幼儿给萝卜宝宝浇水、除草。

  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正确使用铲子,注意安全。

  小结:我们要经常到地里关心萝卜宝宝,看看它们什么时候要喝水,什么时候要除草,是怎样长大的。

  4、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萝卜宝宝的生长状况。

  反思:

  今天我们来到种植园地给萝卜苗苗浇水,当看到萝卜苗苗又长高了时,孩子们都兴奋的跳了起来。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领悟了一个道理: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我们都要为孩子们创设自主参与、自由观察与实践的机会与条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领悟到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感悟到如果缺乏了责任心,做事半途而废,就不可能有收获,更体会不到收获带来的喜悦。

  中班种植计划 篇4

  一、活动目标:

  1、关注西红柿的生长,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

  2、学会区分生熟西红柿。

  3、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收拾整理好种植园地

  2、西红柿秧苗、铲子、水桶。

  3、《西红柿生长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一)种植活动:

  1、引导幼儿围绕西红柿谈话,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师:“你吃过西红柿吗?你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

  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栽西红柿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吃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红柿吗?

  2、栽西红柿

  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示范讲解移栽西红柿的方法。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指导。

  (3、为西红柿浇水。

  3、组织幼儿回活动室进行记录

  (1、教师出示记录表,讲清要求。

  (2、幼儿进行记录。

  延续活动:

  4、锄草(西红柿成活后进行)

  (1、引导幼儿认识杂草,学会从根、茎、叶的不同来区分杂草与西红柿。

  (2、组织幼儿为西红柿锄草。(提醒幼儿不要弄断西红柿的枝和叶、不要弄脏衣服和鞋子)

  5、采摘西红柿。

  (1、引导幼儿观察西红柿的果实。

  师:“西红柿的'果实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2、采摘西红柿。

  提醒幼儿要摘熟的西红柿,别把生的西红柿摘下来。

  (3、品尝西红柿。

  将采摘下来的西红柿带到教室里清洗干净。

  师:“西红柿有那几种吃法?”(幼儿自由讨论并交流)

  将西红柿切成片状让幼儿品尝,

  师:“今天吃的西红柿是谁种出来的?西红柿吃在嘴里是什么滋味?好吃吗?”

  (二)记录活动:

  从移栽到收获西红柿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将西红柿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记录在《西红柿生长记录表》中。

  中班种植计划 篇5

  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种植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绿化了我们的校园,而且还蕴含着很高的教育价值。在当今的都市生活中,孩子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在种植区里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是他们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良好机会。小班幼儿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未知世界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既能锻炼多种能力,又能获得很多种植方面的经验;在参与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幼儿对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各种感官的感知,幼儿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比较能力、与同伴协作动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均得到发展。幼儿园的如何利用种植区开展有趣的种植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我们小一班做了以下计划,结合幼儿园的统一安排,我们班最终决定种植莲花白作为本期种植活动的植物。

  种植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块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地,因为种植的植物需要幼儿每天观察,所以我们选择了离教室不远的一块种植区,方便幼儿种植和照料。接着购买一些莲花白苗,并且准备好种植会用到的铲子、水桶、肥料等。

  种植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植的过程与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锻炼幼儿能独自种植,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感受种子生长的神奇,体验种植劳动带来的快乐。

  5.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

  种植步骤:

  (一)引起种植兴趣

  只有幼儿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他们才会积极地去做。所以在种植莲花白之前要让他们认识莲花白,并且了解莲花白的吃法,引起他们种植的欲望。教师准备一些莲花白以及各种烹饪方法的图片,向幼儿展示并提问:莲花白是什么形状的呢?它有哪些吃法呢?你最喜欢怎么吃呢?通过观察图片和讨论莲花白的吃法,让幼儿对种植莲花白有了美好的憧憬,为种植做好了铺垫。

  (二)整地、作畦

  教师带领孩子一起用铁铲将土块敲碎,并拣去石块、碎砖瓦,然后耙细,将地分做成几小块,地的宽度以幼儿在两侧能够操作为宜,地边应留出让小朋友行走站立的田埂。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注意幼儿的安全,同时要用语言和目光对幼儿进行鼓励。让他们有更高的兴趣参与到种植活动中。

  (三)播种

  请孩子和家长们一起收集莲花白苗。具体方法:先听有种植经验的家长讲种植的方法,然后看教师示范,再由幼儿分组进行,种植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巡视,及时帮助幼儿种好。遇到有些小组幼儿不会的情况教师要耐心的指导,在指导中让幼儿克服困难,也要鼓励他们,让幼儿自行完成播种。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幼儿要提出表扬,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四)管理

  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经常性的工作,教师应教育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1.浇水。莲花白苗栽下后就需要浇水,因为莲花白苗的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儿浇水,浇时必须使水渗透土层。在浇水的过程中,可能有些组的幼儿会一直不停的浇灌。教师要对这样的行为进行制止。比如:小朋友们,小白菜它们今天喝了好多水了,肚子都撑着了。等明天他们渴了我们在让它们喝水好不好?要用幼儿能够听懂的话,叫他们一些种植的方法和道理。

  2.除草。出苗后,植物周围会不断长出杂草,必须及进拔除,否则将影响植物生长。教师可带领幼儿用手拔除杂草,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长。

  3.捉虫。在莲花白将要成熟的时候,可能会有菜虫危害。老师可以带着小朋友用手捉虫,在捉虫过程中幼儿可能会有害怕的心理,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捉虫。比赛谁是捉虫的小能手,提高幼儿捉虫的兴趣。同时可以为小朋友介绍虫子的危害,为什么要捉虫,只有捉了虫莲花白才能更好的生长。

  4、施肥。组织幼儿观看菜农给青菜施肥的视频,并向幼儿讲解:小朋友们每天都需要补充营养才能长高长壮,莲花白也需要营养,所以我们要给它施肥。接着教师带领幼儿施肥。在施肥的时候教师不能让幼儿用手直接碰到肥料,防止幼儿用手擦眼睛造成灼伤。

  (五)观察

  在管理莲花白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并且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尽量的对每个阶段观察到的莲花白进行描述。同时让幼儿清楚莲花白每天都像小朋友一样在长高长大。教师也可以用手机拍下每个时期的莲花白的样子。等到莲花白成熟的时候在让幼儿观看以前的照片,同时进行比较。在观察过程中重点让幼儿观察两个时期莲花白的变化,发芽和成熟时。

  1.发芽期

  发芽期对于植物的重要性就如像蝉蛹蜕变而变成美丽的蝴蝶。幼儿如果观察到了种子发芽加上教师的引导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小朋友,种子是怎么长大的?你们觉得神奇吗?种子萌发之后小白菜是又是如何生长的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啊,如果想的话我们就要我们好好照顾好它们哦(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在莲花白发芽时,教师应该让幼儿观察发芽的具体形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成熟期

  莲花白成熟后,会一层层的包裹着。在形态上和初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以前的一些照片和成熟的莲花白作比较,让幼儿从大小,形态上进行比较。还有就是要表扬幼儿在过去的时间里的努力,让他们有自豪感。

  (六)收获

  教师和幼儿一同收获成熟的莲花白,送到食堂做成可口的菜肴,幼儿一同分享,品尝到通过自己的劳动得来的美食,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最后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种子种植的过程及经验,明确种植方法,以类似的经验方法培育植株。

  相信幼儿收获的不仅是一颗颗莲花白,他们更将收获到孩童时期一段美妙的成长旅程。

【中班种植计划】相关文章:

幼儿园种植计划12-01

幼儿园大班种植计划09-30

幼儿园种植计划通用09-28

幼儿园小班秋季种植计划01-15

大班种植活动方案12-30

种植的实习报告三篇07-07

小学种植课程详细方案04-22

中班特色计划03-21

中班学期计划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