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学习总结 -总结

时间:2022-12-16 15:01:43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语文学习总结 -总结

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才知晓其中的奥秘:新课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要有创造性实施力,恰当合理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要对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

初三语文学习总结

。新教材安排的课时内容具有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要立足于人的培养, 我认真反思了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初三语文学习总结 -总结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这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如,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无论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21世纪的语文课程。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语文课程内容,由于地方、学校、教师参与开发,将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语文课程体系,由于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将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总结

《初三语文学习总结》(http://meiwen.anslib.com)。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新的语文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一是把握中考脉搏,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本学期是紧张、忙碌、充实的,因为我们师生面对的是中考,而能否上高中就读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前途,所以我们老师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为此,我在年初就针对初三同学应考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把当时能够考虑到的情况都考虑了进来。
为了更好地把握中考的脉搏,我集中地分析了最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不但是辽宁省的,其他使用试验教材的省市的语文考试试卷我只要是能够找到的,就找来分析,大致摸索中中考脉搏,使我们的初三总复习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和思路。《语文报》中考版在我分析各省市语文试卷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份报纸针对中考语文试卷进行了很详细的分析,同时指出学生复习的方法,可以说是极其详细同时还有操作性。这是一份学生的老师的良师益友,是我们应对中考的法宝。
现在的中考语文试题一共是150分,作答时间是150分钟。为了更好的应考,我与同学们一起详细地分析了以往两年的试卷,包括整个试卷的难易度分配比例,还有作文的命题规律,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的命题范围,文言文阅读的思想导向,现代文阅读的考察侧重点等等。到了最后,学生们都能说出一份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数的大致比例,对于考试卷子的三大板块,即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写作,每个同学都能够清楚怎样作答和注意什么情况,可以说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收获,是我们成绩的有力的保证。

二理清学习思路,明确学习重点
学生的学习一定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自己在语文学科中,强项是什么,弱项是什么,自己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不能稀里糊涂,跟着别人乱学,那样是得不到什么好的学习效果的。我们做老师的就是要帮助那些没有学习自知之明的同学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有的时候还要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学习信心,鼓励他们学习的精神,这都是很关键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头,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如果老师对这个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想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就会成为比较容易的事情。当然,我们还应该相信学生的内在努力和随着年龄逐步增长的上进心同时在起作用。
对于初三的同学,学习的目的为了什么似乎是不用多说的了,事实上我们作为老师的还是要反复说,反复进行渗透,耐心地帮助学生,明确多学习知识对于他们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一件事情,不但是为了考学,为了上高中,最根本的是为了自己的一生,让自己的人生过的更有意义,能够向更高的境界攀升,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对于初三的同学来说,我们面对的就是中考,面对的就是以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说话、以分数说话的一张试卷,所以我们要明了我们学习的重点,那就是针对语文中考试卷来充分作好初三语文的学习和总复习,特别是总复习,这关系到中考是成绩能否有比较满意的收获。

三抓住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突破难点
中考语文试卷大致有三个板块,一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二是阅读理解,三是作文写作。针对这三方面,我们在总复习中进行了有很强地针对性训练。
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在试卷中占30分,虽然分数不是很多,可是对于中考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这部分中,古诗词的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一度是学生失分很多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基本上适应了这种题型,到四模、五模的时候就基本上不丢分了,其实这种题型本来就不难作答,学生就是因为马虎,写错了一个字就会丢失整个一个填空的分,例如“何当共剪西窗烛”有的同学就写成“何当共剪西窗竹”,看起来是只错一个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我们的语文考试就考的是学生认真仔细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准确的记忆能力,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布置一首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数量虽然很少,可是要求很严格,就是一个字也不允许写错,要非常非常严谨地对待这语文课后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训练,学生在做相关的题型的时候就能够不丢分了。从这个问题来看,我们做老师的还是要努力地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精神,这才是取胜的法宝,是最重要的培养方面。

四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面已经说过,严谨认真、求实仔细的态度是提高成绩的法宝,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还有一些学习习惯应该培养学生养成。大致上有这样几种,一是利用工具书,自己主动学习;二是自觉地有目的的课外阅读,同时做读书笔记;三是日记天天写,有了感想和感受,有了想说的话就及时地写下来,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有了写作的冲动就提笔写作,不要把时间总是往后推迟。要知道,懒惰是学习的最大的敌人。四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不要盲目的相信别人,当然也决不可以自卑或者是自弃,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方法对这个人管用,可能对那个人就不管用,这也是很正常的,不足为奇,重要的是针对自己制定合适的目的和合理的方法,这个时候我们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比如有的同学擅长朗读,可是就是不擅长写作,我们就可以通过朗读来进一步培养他的自信力,同时想办法帮助他提高写作的能力。学习接受能力较快的同学,我们可以提倡一天的作业完成之后,再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写一些小作文练笔,而接受新的知识比较慢的同学,我们就不能这样,我们对这样的同学就要布置比较少的作业,只要是能够完成,保证质量,能够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就可以了,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缓慢了,我们做为教师的不能过于急躁,那样的话是欲速则不达,效果会大打折扣。

五通过常规训练和模拟考试,指导学生总结语文答题方法和正确的考场应对能力
初三的常规训练相对比初一和初二来说有了稍微的不同。体现在作题的时候明显多了。我们当初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做题来让同学们自己摸索语文试卷的答题方法和语文试卷的命题规律和重点、难点以及易中难比例。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需要通过大量的作题来完成的,其实谁都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真正在考场上还是学生自己作答,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关键的方面,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地还给他们自己,把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地贯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什么都包办,越俎代庖,那样就违反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意义。
当然我们的常规训练不是仅仅地作题,还有更为重要的讲评,有的时候是老师讲,有的时候是学生讲,只要是把问题讲清楚,方式是可以变化的,最重要的是从作题中我们得到了作答的方法和培养了认真求实严谨仔细的学习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收获。

【初三语文学习总结 -总结】相关文章:

语文学习个人总结01-11

语文新课程学习总结05-17

初三语文备课组总结11-19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02-06

初三上期语文教学总结05-23

初三上语文教学总结11-18

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04-27

关于初三学习总结(通用13篇)10-03

初三语文期末教学总结范文(精选8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