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重要意义
市委市政府对东至提出了“大县要有大担当大作为,实现‘十四五’末沿江乡镇园区经济总量翻一番,全县进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C类县前10名,做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希望。目标任务艰巨,必须坚持目标引领,坚持差距倒逼,突出产业导向,聚焦关键领域,围绕薄弱环节,扎扎实实开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县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有较大提高,在全省同类县位次大幅前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紧扣新时代市委市政府赋予东至发展的目标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东至特色的现代经济体系,着力扩总量、提质量、增分量,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奋力开创“三美东至”建设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位次明显提升。
1.扩总量。到20XX年经济总量超260亿元、财政收入22亿元,争取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达到1.5亿美元。
2.提质量。财政收入占GDP总量比例、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逐年提高。工业化率达到40%,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0家,税收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5家。三产增速高于GDP增速。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新增信贷净投放年均增长10%以上,新增主板上市企业达1家,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节能降耗完成市控目标。
3.增分量。在全市的经济份额的比重与人口资源相匹配,工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6%、26%、50%。在现行全省分类考核体制不变情况下,20XX年争取进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C类县前10名。
三、重点任务
(一)首位产业推进工程
将现代化工产业作为我县首位产业,实行首位产业、首位支持。高标准编制现代化工产业规划,高标准推进“一区多园”模式,围绕化学制药、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延长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院和国家有机毒物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双创”平台建设,做大做强靶向药物、人体生物素、心血管医药产业和医药专用中间体等。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建设,开拓发展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安全型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重点推进氢氟酸、双氧水、醋酸等电子级化学品及香豆素、结晶玫瑰、水杨醛、醋酸钠、类胡萝卜素等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项目建设。建设涂料产业园,推动汽车涂料和航天涂料产业发展。建立首位产业梯度孵化育成服务体系,引导发展良好的优质项目在东至经开区就地孵化和成长。积极承接长三角化工产业转移优质项目,努力把园区打造成综合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现代化工园区。到20XX年新增现代化工规上企业12家,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委、东至经开区、县科经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投资促进中心;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产业集群壮大工程
1.袜业箱包服装产业。依托尧渡滨湖双创基地和袜业小镇建设,发展袜业箱包服装产业集群。积极探索运用跨境电商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袜业箱包产业集群外向型发展。到20XX年新增袜业箱包服装规上企业2家,袜业箱包服装产业年产值达到15亿元。(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尧渡、东流、张溪等有关乡镇)
2.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深入实施《东至县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链中加工龙头企业的技术实力,做优粮油、食用菌、茶等特色农产品,推动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将大渡口经开区建成供应长三角的有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设葛公高山硒谷食品产业园、官港山货食品产业园、龙泉省际食品产业园。到20XX年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新增绿色食品加工规上企业5家,在获准使用国家级绿色食品标志上取得新突破。(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
3.智能装备制造业。以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化包装物流装备制造等为重点,将大渡口经开区建设成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开发一批标志性智能重大成套装备产品。到20XX年,培育形成1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的智能关键技术装备骨干企业,智能装备制造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责任部门:县科经局、县发改委、县投资促进中心、大渡口经开区、东流镇等)
4.矿业高值化利用产业。规划建设东流非金属矿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矿产品廊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石灰岩、白云岩、方解石等非金属矿产品就地深加工和高值化开发,逐步形成属地化的、完整的、相互配套的、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培育矿产品高质化利用产业集群。到20XX年矿产品工业产值突破15亿元。(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发改委、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投资促进中心、有关乡镇)
(三)开发区提质工程
1.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推动省级开发区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创新发展,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争先进位,真正扛起产业强县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规划,实施开发区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推进道路优化、厂区绿化、节点美化、管理智慧化,提升开发区整体形象。聚焦产出效益,突出“亩产论英雄”导向,实行落户项目亩均投入产出约束制度,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一企一策开展“僵尸企业”出清攻坚。严守“三线一单”,建立重大项目落地审查制度,园区新上项目亩均税收不少于15万元,亩均投资不少于200万元。(责任单位:大渡口经开区、东至经开区、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投资促进中心)
2.大渡口经济开发区。围绕有机绿色食品加工业、智能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到20XX年主导产业规模占到园区的75%以上,纳税百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家,工业产值超100亿元。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建成省级现代服务集聚区,三年累计实现进出口1.5亿美元。培育做强产城融合的`大渡口产业集群专业镇。(责任单位:大渡口经开区、县发改委、县科经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投资促进中心)
3.东至经济开发区。全面实施开发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充分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形成“一园多链”的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市级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进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序列。加快医药科技孵化器建设,建立化工产业创新联盟,探索参与G50绿色发展走廊产业分工和园区合作新模式,推动开发区加入长三角化工园区一体化发展联盟。到20XX年进入全省省级园区50强,争取进入省政府表彰序列。(责任单位:东至经开区、县发改委、县科经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投资促进中心、香隅镇)
(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程
1.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制定实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行动计划,紧紧围绕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首选地、宜居宜游后花园、有机绿色菜篮子、能源供给加油站、内陆开放新高地”五大定位,在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在规划编制、交通对接、社会管理、园区共建等领域互为交融,在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创新发展、互动交流等领域协同推进,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合肥“1小时”都市圈扩容,努力打造省际边界县的样板。(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科经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住建局、县文旅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投资促进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县数据资源和管理局、东至经开区、大渡口经开区)
2.提升招商引资实效。转变招商方式,紧盯投资强度、产出额度、科技高度、链条长度、环保能耗约束限度、未来成长度“六个维度”,以推进招商项目落地达产达效为导向,发挥县领导带头招商引资的“头雁效应”,建立“政府团队招商+市场化委托招商”的招商机制,建立招商专家库,加快推进由粗放式招商向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开展国企招商合作,鼓励安东投资集团走出去、引进来,在建材、新兴产业、矿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引进一批能够开展合作的重大项目。实施“东至优秀企业家回乡创业”工程,吸引东至籍优秀企业家回乡投资,回乡投资与招商引资同等对待。强化产业链招商,制定招引跟踪重点外商企业、央企、知名民企、大院大所目录并实施动态调整,发挥县外商会、县侨联引才引智引资作用,建立产业领军企业信息库。建立招商项目预审机制,实施招商项目闭环管理机制。到20XX年,三年累计引进首位产业项目90个,引进五大产业项目210个,亿元以上项目110个,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00亿元,新增外资到位资金5亿美元。(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中心、县发改委、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工商联、县侨联、县科经局、东至经开区、大渡口经开区、各乡镇、安东投资集团)
3.促进对外经贸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大渡口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扩大绿色农产品、中药材、服装袜业箱包等传统产品出口份额。加强开放型经济平台建设,发挥公共保税仓库作用,积极谋划海关特殊监管区、南部山区生态原产地保护区建设。积极引进总部经济,加强化工企业出口监管,引导企业异地出口回流,积极推动化工企业出口本地化。(责任单位:县科经局、东至经开区、大渡口经开区)
(五)企业上市加速工程
1.加快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制订企业上市三年计划,加快股改进程,提高公司现代管理和企业盈利水平。积极引进股权融资,鼓励上市后备企业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境内外私募(PE)、创投(VC)机构资金参与股权投资,优化和完善企业股权结构。鼓励拟上市公司和“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积极吸收高管持股。对企业上市实行“一条龙”服务,建立对上市后备企业的服务协调机制。(责任单位: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人社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统计局、开发区)
2.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推动各类投资机构与后备上市企业的资本对接,促进上市后备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到20XX年,进入重点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达到30家,华尔泰化工主板IPO上市,安东投资集团、金鹏香精香料进入上市辅导期,引进主板上市企业累计达到8家。(责任单位: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人社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统计局、开发区)
(六)优质品牌培育工程
1.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制定优质品牌培育计划,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质品牌产品、优质品牌工程和优质品牌企业。从2020年开始,组织开展县长质量奖评。到20XX年,培育池州市市长质量奖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1件,推动“东至品牌”向“池州品牌”“安徽品牌”乃至向“中国品牌”升级。(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经局、县住建局、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开发区)
2.开展品牌推介活动。与知名电商、实体企业、大型超市对接,推介农业品牌,推动优势产业、优秀企业、优质产品走出去;组织工业企业参加全省制造业大会,推介工业品牌,吸引战略合作伙伴。挖掘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亮点,提高营销与宣传力度,提升“三美东至”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委宣传部、县科经局、县文旅局、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开发区)
(七)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工程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目标标准,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产业扶贫模式,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开展已脱贫人口“回头看”工作,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县扶贫开发局、县直各单位、各乡镇)
2.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稳定水稻和油菜总产分别达到23.3万吨以上、油料3万吨以上。到20XX年,建成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60余万亩,围绕“一红一绿”,重振茶产业。推进畜牧水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到20XX年综合种养面积达到8万亩。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规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2020年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到20XX年,“三品一标”认证达到60个。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到20XX年,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省级示范社12个,省示范家庭农场27个,省级联合体10个。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基地化加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链,争取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到20XX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6%。实施农村电商巩固提升行动,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3.4亿元。建设沿江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成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现代生态产业园。(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
3.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旅游三年行动,培育发展养生、体育、研学、红色等文化旅游新业态。到20XX年成功创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旅游接待总量、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旅游业带动城乡就业和公共文化服务指数等重要指标达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平均水平,力争进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候选名单。(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各乡镇)
4.加快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抓好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抓好新一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管护,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培育乡风文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卫健委、县教体局、各乡镇)
5.加强乡村振兴支撑保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持续推进“三变”改革,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建立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红色信e贷”平台稳定运行。设立“劝耕贷”业务风险补偿基金,推动劝耕贷提质增效扩量。完成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至经验做法。(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委组织部、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林业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各乡镇)
(八)企业创新成长工程
1.扶持企业做强做优。实施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两大工程,推动“小升规、规入新、新上市”。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组织开展“引智强企”专业诊断,一企一策制定培育实施方案。每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到20XX年,力争按现有统计口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60家,限额以上企业30家。(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税务局、县统计局、各乡镇、开发区)
2.加速小微和生产型企业创新成长。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构建以创新型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县。加大与大院大所对接力度,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建立企业创新成长工程培育库,培育企业发明专利。到20XX年,有30家以上小微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纳入创新成长培育库,15家以上小微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其中10家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累计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0件以上、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数达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0%,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人社局、县税务局、县统计局、县科协、各乡镇、开发区)
(九)镇域经济崛起工程
1.加强分类指导。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财政收入、区位交通等情况,继续对乡镇实行分类指导。第一类乡镇(4个):尧渡镇、大渡口镇(大渡口经开区)、香隅镇(东至经开区)、东流镇;第二类乡镇(3个):龙泉镇、胜利镇、张溪镇;第三类乡镇(8个):昭潭镇、泥溪镇、官港镇、葛公镇、洋湖镇、青山乡、花园乡、木塔乡,实行动态管理、分类考核,激励各乡镇争先进位。(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考核办、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文旅局、各乡镇)
2.培育特色强镇。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镇域支柱产业。鼓励乡镇因地制宜,发展一镇一业。沿江区域要实现工业突破,山区乡镇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推进旅游、养老、养生、中医药保健、生态农业、现代林业等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养、健、食、医”四位一体的健康产业链。加快尧渡袜业小镇建设,培育龙泉樱花、木塔红旅等一批特色小镇。提升乡镇财政实力,到2020年亿元镇达到4个;争取到20XX年,香隅(含东至经开区)、尧东一体化区域(尧渡、东流)、大渡口(含大渡口经开区)形成三点支撑局面,力争香隅镇(东至经开区)财政收入实现10亿元,大渡口镇、尧渡镇达到5亿元,东流镇达到2亿元。龙泉镇、胜利镇、张溪镇财政增幅超全县平均水平。争取所有三类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文旅局、县林业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卫健委、各乡镇)
3.支持镇域经济发展。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指标,用于镇域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对开展“增减挂钩”的乡镇整理出的土地指标优先满足本乡镇新项目建设。鼓励发展“飞地经济”,建立山区乡镇与开发区项目统筹落户机制,完善招商引资税收财力分成机制,增强山区乡镇财力。将龙泉镇打造南部山区经济发达镇、省际有影响力的边界镇,具体政策另行制定。(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文旅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
(十)城市有机更新工程
1.持续推进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到20XX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9.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逐步缩小。(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各乡镇)
2.推进县城扩容升级。扎实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县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品位。加快建设舜城新区,完成教育园区和新区路网建设,将新区打造成“科教新城、生态绿城、生活慢城”。推进东流港区建设,打造沿江现代化码头和港口物流园。推进东流绿色装配式产业基地和非金属矿产业园建设。建设智慧东至,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城管局、尧渡镇、东流镇)
3.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县城老城区企业“退城进园”“退二进三”,制定实施方案,分批确定搬迁改造区块和搬迁企业名单,三年内基本实现老城区功能转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应急物资保障等体系,以县总医院为龙头,打造大健康产业链,完成大数据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中心药房、康养中心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支持企业建立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第三方物流等服务功能。引进一家有实力的物流企业,整合县内物流企业,持续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将站前区建成皖西南有影响的服务业集聚区。(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科经局、县投资促进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城管局、尧渡镇)
四、项目支撑
(一)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扎实推进东至经开区铁水联运设施联通项目和LNG物流园项目,矿产品廊道、县城排水防涝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G530建设工程。建成220千伏政源输变电等主干电网项目及大渡口—尧渡天然气支线管网。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级大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等建设,推进共建共享、业务协同。积极对接争取推进与合安高铁接轨的池州—东至—九江(南沿江)城际铁路、宿松—望江—东至—宣城城际铁路、黄山—石台—东至高速等规划研究和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安景高速在花园乡境内开通出口、东至—鄱阳高速、G318大渡口外环线项目等前期工作。争取开行合肥—东至普通铁路。(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交通运输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局、东至经开区、安东投资集团等)
(二)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两端”“价值链高端”招商,优化增量投资,以优质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每年遴选支持一批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产业项目作为县领导重点推进项目。每年新增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20个,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5个。(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发改委、县投资促进中心、东至经开区、大渡口经开区)
(三)实施一批技改投资项目。制定新一轮技改提升改造计划。到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技术改造项目200个以上,技术改造投资累计超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超37万元/人,通过技改促进完成节能和环保目标任务,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发改委、县投资促进中心、各乡镇、开发区)
(四)实施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充分发挥东至集创智慧城市研究院、南财保盛食品研究院、安徽尖峰北卡药业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作用,打造东至县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华尔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研发中心。依托省级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汉唐集聚区优势,到20XX年引进总部经济1-2家。(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科经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投资促进中心、各乡镇、开发区)
(五)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每年新组建(认定)一批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引导实力较强的企业研发中心建立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平台,推进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三年时间累计推进2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促成大院大所大企合作项目5个。(责任单位:县科经局、县科协、东至经开区、大渡口经开区)
(六)实施一批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支持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改造升级,建设一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项目。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争取省级示范点1家。促进多元主体深度融合,推动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模式的产业化联合体。培育“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用3年时间推动益农信息社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培育15家农产品电商骨干企业。(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科经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文旅局、各乡镇)
(七)实施一批新型城镇化项目。制定舜城新区建设三年计划,完成尧东一体化滨河生态廊道、路网框架、省示范高中、工业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建设。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解决生态环境受损、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推进菊城东流与舜城基础服务设施互联互通和产城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扩面延伸工程905公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
(八)实施一批文旅项目。对现有旅游景区提质升级,积极推进九天仙寓、历山景区、南溪古寨、三条岭、东流古文化区、木塔黎痕红色旅游景区等景区建设。完善景区进入“最后一公里”,加强县城、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旅游扶贫村、景区及其他游客集中场所停车场、旅游厕所建设。(县责任单位:县文旅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推进。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三年提升计划行动方案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十大工程专项小组,明确县级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加强对十大工程推进的统筹调度,并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作用,由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委员组成协同监督工作组,加大对三年提升计划全过程的监督、调研、督导,并及时向县委汇报计划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三年提升计划各阶段工作的落实。将三年提升计划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范围,各十大工程专项小组要细化年度计划,报领导小组审定实施。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要将三年提升计划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督办工作重点,确保目标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县委办、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府办、县政协办)
(二)强化服务保障。一是建立服务平台。开设企业服务热线和企业服务信箱,落实企业服务直通车,专线接听、按责转办、跟进督办、“销号”反馈,全天候受理企业各类请求和投诉事项。设立政企“一家人”微信群,县领导、职能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参与,随时听取企业建议,及时回应企业诉求。(责任单位:县“四送一服”办)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制定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坚持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县人社局、县科经局等)三是强化环境保障。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推动项目审批流程再优化、环节再精简、时限再压缩。构建一体化信用监管体系,推动“双随机、一公开”。(责任单位: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发改委、县科经局、县住建局等)四是强化要素保障。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能耗指标围着项目走、严守生态红线优化路径走”,加强对重点项目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强化征迁、用地和资金等要素保障,选择牵引性大的项目实作为县领导联系推进项目,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科经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
(三)强化政策保障。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发挥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抓好落实的作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创新创业的一线加强锻炼、增强本领、建功立业。出台加强产业强县的实施意见,对现有产业进一步梳理,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和区域产业分工,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对现行的政策进一步梳理,整合产业支持政策,围绕金融扶持、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形成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激发调动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推动资源要素、扶持政策向工作力度大、成效好的乡镇、开发区集中。加强三年提升计划行动方案的宣传,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与做法,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科经局、县委财经办〈县财政局〉、县投资促进中心)
【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相关文章:
高质量发展宣传方案(精选10篇)04-06
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方案(精选5篇)04-02
春耕行动方案04-01
关爱老人行动方案04-03
质量行动方案(通用5篇)04-05
开展质量提升的行动方案04-03
工程质量宣传行动方案04-03
文明校园十不见专项行动方案04-01
森林防火行动方案(通用8篇)03-31
科技助春耕服务行动方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