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时间:2022-05-19 20:03:30 方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精选11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精选11篇)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一)、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必须让他们学好语文。所以,必须竭尽全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二)、以课文为有效载体,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线,阶段性地逐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本,旧的课本是按照文体的形式来编排的,分为小说单元、诗歌单元、散文单元、古文单元等等。而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本是按照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每一个单元(或一组文章)围绕着一个主题,在文章的选择上尽量照顾到古今中外不同体裁的文章。一个主题一般是一个话题(也有的是文体,如童话;有的是写作技巧,如“观察与发现”“描写动物”等),围绕这个话题,从古今中外四个方面选择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文章(也有的单元不能全部照顾到这四个方面)。这与过去语文课本的编排有很大不同。过去按文体编排的文章,虽然体裁相同,但在文章的主题思想上差别很大,所以每篇文章都要归纳主题思想。现在既然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也用不着每篇文章都去归纳主题思想,一个单元的文章就是一个大的主题,只是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学习每篇文章时只要找出这些不同就行了。课本的编排体例变了,教学的方式也要变。教师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学思路,每篇文章都去总结主题思想、开发课程资源。那样往往时间不够用,师生都感觉累。要根据新课本的编排特点,搞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一个单元的主题。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阅读整个单元的文章,把握单元的主题,在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师就要把这个单元的主题、每篇课文的侧重点、整个单元的教学思路和活动安排告诉学生,同时布置单元活动作业,便于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思路,在课下积极做预备。其次,要整体设计一个单元的活动,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既然一个单元是一个主题、一个整体,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备一个单元,整体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环节,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起来。

  三、教学整体构想:

  教学内容:

  六上语文共五个单元,主题分别为:人生、亲情、自然、科学、想像。

  知识版块:

  1.基础知识(字词的识记积累运用、古诗词默写理解、现代文名家名篇的背诵、名著赏读)

  2.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速度的提高(每分钟500字左右),阅读能力的培养(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3.写作(结合各单元主题和六次综合性学习)想像

  时间安排:大约3周学习一个单元

  四、知识版块:

  1.基础知识(字词的识记积累运用、古诗词默写理解、现代文名家名篇的背诵、名著赏读)

  2.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速度的提高(每分钟500字左右),阅读能力的培养(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3.写作(结合各单元主题和五次综合性学习)

  五、教学措施

  首先、要留意单元主题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留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爱好,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留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留意教学过程的实效性。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把握知识,提高能力,特殊是阅读速度的提高,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第五、要留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结构:

  总——分——总。即先通读单元的五篇课文,列出知识树,然后逐课有侧重的学习,最后进行单元知识总结。

  七.常规性作业:

  1、天天一篇钢笔小楷,内容可结合字词和各默写篇目,也可自选。

  2、每节课课前2分钟讲述一个成语故事,丰富语言。

  3、每周一篇周记。

  八、教学时间及教学活动安排

  1.每单元第一课时通读该单元的课文,分析主题特色,布置“综合性学习的汇报材料”的任务。

  2.第二课时做知识列表,包括每课课题,作者;生字的读音,生词的解释,多音字注音组词(借助字典词典完成,培养自学习惯)

  3.从第三课时开始进入新授五篇课文,(各课有侧重)留意培养朗读水平,提高阅读速度。

  4.单独占用一课时强化文言篇目的默写,对文言词语,句子的理解。

  5.利用一课时总结本单元各课的内容要点,强调单元主题,把握各课主旨。

  6.综合性学习材料汇报。

  7.结合综合性学习完成相应作文。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2

  一、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往往都是固化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课堂教学也都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是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长期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语文教学,不利于对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在当前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教学改革就变得十分必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开始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催生了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是最具代表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之一,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主。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个性发展也存在着多样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这一点,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落后于当前的教育形势。因此,个性化教学的推广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现状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语文的个性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学生个性的培养,则语文个性化教学课堂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虽然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了个性化的元素,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以自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讲解和诠释,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进行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很好,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个性特色并没有在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来,学生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也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仍然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依赖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并没有在课堂教学当中体现出来。有时,教师会将自身的“个性化”强加给学生,这与语文个性化教学理念相违背,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

  2.教学方法落后

  语文个性化教学,其侧重点在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开展的同时,需要先进的教学方法予以配合,个性化教学才能发挥其实际的作用。由于应试升学压力,在一些中学的教育活动当中,素质教育成为形式。课堂教学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授课为主,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语文学科的学习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形成固化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下,个性化教学成为形式化的教学理念。因此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个性化教学开展开辟良好的发展途径。对语文教学方法予以改进,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个性化教学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为了满足新课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个性化教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现状中的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善。加强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以更好的发挥其教育职能。

  1.增加教学实践活动

  个性化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而总结出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个性化教学的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之外,还能够将个性能力表现出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演讲、辩论以及情景剧等活动,将语文教学融入进来,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能力,并有效的发挥出来,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2.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展开的教学,是符合个性化理念的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能够自主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要积极的采纳学生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的体现出来。教师要对于学生要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平等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接纳学生的质疑。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比如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学习当中,以苏轼《水调歌头》一课为例,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来解读这一名句,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讨论当中,在语文学习当中加入个性化的想法。通过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个性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全面展开,改变了初中语文教学原有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热情。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改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不足。以学生为中心,增加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个性化教学实际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深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动着初中语文教学顺利的开展,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3

  一、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宗旨。同时,教师要前期准备充分,以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尤其是语文学习方面的特点,来针对每一个学生制定相应的语文学习计划。正所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分层次教学、差异化教学和教育资源差异化教学等。

  1.分层次教学

  学生主体本身由于先天差异和后天努力程度不同,会使得学生在语文课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上参差不齐。义务教育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分层化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资质,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层级要求分层。这样,在同样的教师教学下,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沈复《童趣》这一课时,由于其中的语言描写生动、有趣,这篇课文在新课标要求是精读篇。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文法、修辞的运用,学生对文章的掌握可分三个层级:能力最佳者需要全篇背诵并能默写;其次不要求全篇背诵,部分精彩的句子默写流利;接着语文知识掌握最差的学生可以只将精彩的句子默写即可。

  2.差异化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要着重发展性别差异化教学和民族差异化教学。

  (1)性别化差异是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个时期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客观因素。对男女学生实行侧重点不同的教学重点,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各方面扬长避短,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课堂上,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朱自清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这是一种男性表达情感的方式,沉默、不善言辞。在课堂上时,当提问学生:“爸妈经常怎样表达他们对你们的关心呢?”学生会说:“我爸爸也是像《背影》里的父亲一样,很少说话的,都是直接做动作来表示关心我”“我妈妈会唠叨个不停”……那从这里就可以给学生总结,男女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差异,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相互理解,增进友谊,同时教学任务也能顺利完成。

  (2)民族差异化教学是指我国是融合多个民族文化的大国,各民族之间由于宗教信仰、生活环境、地域存在多多少少差异,使得人们要格外尊重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认知。例如,在各地都有清真食店,因此相应的学校会有回族学生,那么在教课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说到使用“猪”的贬义词,以尊重回族学生。

  3.教育资源差异化教学

  教育资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手段,是实施语文教学的先决条件,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大体上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开发程度和水平。必须承认,教育资源的分布在地理上是不均等的,这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大的关联。因而,更要求教师根据实际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利用和开发,以便为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无限的学习契机。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由于学生未见过真正的腰鼓表演,所以很难深刻体会到课文中描写的黄土高原的苍茫、雄壮和腰鼓的粗犷、势气。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下载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再接下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可以更充分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二、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课文进行分门别类,以便在备课时可以事半功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常规,将语文篇目打乱原来的编辑顺序,充分进行整合,以一个整体授课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例如,《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这几篇课文,意在向学生传递中国古建筑的艺术审美和工匠的高超技艺。因此,在备课时,可以将几篇课文放在一起准备,教学时也可以一起平行授课。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较。既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知识要点,又可以让老师在减少备课时间的同时,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中国古建筑之美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工作在教学实践与改革第一线的战士,在实际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组织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根据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品格良好、有个性的人才。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4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现代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交往、互动,实施对话,这是值得教师反思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学生在教师的管理下一直听,那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就得不到激活,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沉闷的、低效的课堂。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过去“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想方设法与学生互动,努力让学生动起来,如此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机,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自身“控制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二、注重课堂表扬。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亟需获得周围人对自己的肯定与身份认同,尤其是获得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以增强自信心,使自己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充满希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以毁灭一个天才。”可见,教师的表扬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重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多表扬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以课堂提问为例,对于回答对的学生,教师要提出表扬;对于回答错的学生,教师同样也要加以表扬,即首先肯定学生发表观点的勇气,然后针对具体的思路疑点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朱熹的这番话堪称至理。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由于语文学利一有很多理解性的东西,发散性与开放性都比较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引发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享受解决疑问的乐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万紫千红的花》这一课的教“f,中,作者在说明昆虫对花色的选择时写道:”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这一例子符合生活实际吗?从蜜蜂的采集活动来看,仲春时节,长江以南尽染黄色,只要是晴好天气,蜜蜂就嗡嗡嗡地忙于油菜花的”黄海“之中,怎能说蜜蜂”不喜欢黄色“呢?这就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运用感性材料来验证课文,获得超越作家认识的利一学结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语文学习自然会水到渠成。

  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文本。

  语文课堂上切忌干巴巴的反复诵读,那样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要用心挖掘教材中的美点,精心打造教学”亮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力一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使课堂精彩纷旱、高潮迭起,既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又能让”f,生充分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快乐的语文课堂、高效的语文课堂。例如在教学课木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中,以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木,拉近文木与学生的直接经验距离。以《鱼我所欲也》一文为例,为了进一步%fi化文中“舍生取义”这一中心,笔者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不了《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视频,视频中讲述了关羽为了“义”而放弃利、放弃名,克服重重难关。这种教学力一式加了学生对文章卞旨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课的课时、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自己的课堂“百般红紫斗芳菲”.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发掘教学中的亮点,构筑师生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又如,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使朗读形式变得多样化,如名人名家范读、配乐朗读、展示情境配音表演……在多元的阅读环境下带领学生读出新意,读出感觉,读出妙趣。

  这样,不仅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更重要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大声诵读的同时,学生也能深刻领悟文本、理解文本,从而掌握文本。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先解决文中的字词读音问题,而后播放《安塞腰鼓》的朗读视频,并由笔者领读。直观的视觉、听觉冲击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了激情朗读的行列里,而且越读越有劲,越读越兴奋。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朗诵,从中也获得了乐趣,深刻理解了“《安塞腰鼓》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的诗性礼赞”.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使《安塞腰鼓》的“火烈”和“诗性”被发掘得淋漓尽致。

  五、总结。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刘坚教授曾说:“这轮课程的改革不是一次改良,而是一场革命,因此在中国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回顾课改十余年语文教学的艰难历程,展望今后语文教学的改革前景,我们充满信心地认为:今天的语文教育“最是一年春好处”.语文教师应抓住这大好时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为学生做好一生发展的知识储备,为他们在人生马拉松道路上,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语文教学“春色满园关不住”.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5

  一、提出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此,为了强调阅读的重要作用,突出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搞好语文课程改革,所以语文试题中的阅读分值不断增加,题型更加新颖灵活多样,试题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深刻,试题除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以外,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表达观点的能力也成为明显趋势。因此。加强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已成为搞好语文教学,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课题。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中小学生能力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报告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阅读方法指导不力,学生天然阅读兴趣丧失等问题严重存在”。那么我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归纳如下:

  从教师来看

  1、学校及班主任重视不够,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2、课堂阅读教学,仍然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没有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教学方式的空洞化,使所要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教学方式的空洞化,使所要取的阅读教学效果没有达到。

  3、我校课堂外阅读教学几乎没有涉及,即使有课堂外阅读教学,教案设计也是千篇一律,没有凸现不同阅读课型的差异。

  4、教师不善于阅读,对阅读基础知识缺乏系统、有效地训练,不会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从学生方面看

  1、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囫囵吞枣,粗粗浏览即是阅读。

  2、很少做读书笔记,很少深入思考,没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从阅读教学双向交流的实际来看

  1、阅读教学形式与学生实际需要不一致。课堂上学生阅读时间太少,阅读量严重不足;课外阅读的时间和内容由于受网络和电视的影响严重受限,有的家长课外强迫学生读唐诗宋词,学生的阅读情趣不佳。但如果仅仅学习课本又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利。

  2、阅读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规范对应不一致。语文阅读课程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有规范(规范是课标的要求)可循的,因而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阅读教学与听说读写的规范之间的对应关系,但语文阅读教学对这一对应关系考虑存在严重问题,课堂上常常出现草草阅读即了的现象。

  3、多媒体化造成阅读教学的失色。之所以把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行为称为“多媒体化”,就是因为这种行为放大了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抹杀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直接感受、形象思维和人性亲和力的对话。所有这些,都是造成我校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改善。

  《课程标准》中以初中三年级的阅读要求来看:例一、“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例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进行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从例一中“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我们通常通过听课看到,不少学生并未达到这样的效果;从例二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要得出这样的心得常常是很艰难的;从考试成绩来看,阅读部分失分依然严重,特别是现代文的阅读,20xx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共10分,从绵阳考区B56号(本)试卷学生平均分不到6分。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不高,与课标要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很有研究的空间。

  本课题就是基于以上原因,提出《农村初中语文阅读与学业成绩关系策略研究》,目的是从师生的阅读现状出发,从教师语文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出发,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与策略,力求达到农村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效益最大化。

  二、课题的界定和依据的原则和理论

  (一)课题界定

  “语文阅读”包括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拓展视野的一种手段。课外阅读是中学生特有的一种高级需求,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师生对课堂学习的共同检测形式,课内阅读指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任务、目标及阅读材料特点等因素所选用的促进有效理解的规则、方法和技艺。使学生获得发展。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学业成绩,是从整体上检测师生在教学中对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具有较强的客观公正性和科学性。也是对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行量化检测。从而促进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反之,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业成绩的效益最大化。

  (二)依据的原则与理论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个性化的主体,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促进师生之间平等和谐地对话与交流,努力做到把关注的目光,洒落在每位渴望知识的孩子身上,为他们的终身与未来着想。主体性原则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首先应用到的教学原则,如果连主体性问题没有搞清,那么实施“改革教法,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将是一句美丽的谎言。

  2、开放性原则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和网络化使世界陡然之间变得很小。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然以大教育思想来指导自己更新阅读教学行为,如对学生阅读的评价体系呈现多样化。使我们的语文阅读与写作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互动、互融、互促。

  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个性化的阅读,理应吸收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有价值的内容,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因为即使是应试教育,里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三、课题目标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我们确定了两大目标:

  1、学校及教师因势利导为其营造个性的阅读氛围,开展阅读活动,把学生由课堂“一方小池”引入广阔的“生活海洋”。创建书香校园,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悟,从而得到语言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2、改革阅读课的教法,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阅读教学要加强思想交流,重视理解的深刻,强化有效的阅读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学校声誉,真正实现“科研兴教”这一办学理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四、课题的主要内容

  1、探究学生阅读效果不佳的真正原因。

  ①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习惯、方法的产生、形成,提高的机制、程序、途径。

  ②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学校、家庭、社会的指导与训练的动机,价值取向,可能性,期望值。

  2、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形成“自主阅读”操作模式和具体方法研究。

  ①指出正确的阅读学习的方法,将这些方法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达到提高学业成绩的目的。

  ②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和操作模式研究。

  3、提高实验教师阅读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指导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业成绩效益最大化关系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深入实际,有目的、有步骤针对可能影响学生阅读的各项因素进行详实调查,准确定位所调查学生的现状及症结所在。

  2、行动研究法。教师在教学的实践中,根据研究实际情况调整研究内容、方法、程序等。

  3、文献研究法。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借鉴各种教育书籍,报刊杂志中介绍的理论和经验,多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

  4、经验总结法。研究中把实践的经验形成报告论文使研究成果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

  5、实际观测法。通过学生学业成绩测试作出对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效果的进一步评判。

  六、课题实施步骤及研究措施

  (一)课题准备和调查研究阶段

  组建课题组,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1、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及论证工作。

  2、落实课题研究网络。

  3、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编撰成册。

  4、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5、召开课题组成员参与两课题论证会,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二)课题实施研究阶段

  1、设立问卷调查,从初一、初二各抽100名学生进行调查阅读状况及解决的方法。

  2、组办:“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沐浴书香”,启动仪式:

  ①由学习吟诵《弟子规》

  ②演讲《文明,从诵读经典开始》。

  ③学生代表演讲《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④讲话《让读书成为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⑤提出希望和要求,提出所有活动奖品以赠书的形式。

  启动仪式要达到激发阅读兴趣为目的。扩大课题影响。

  3、制定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阅读氛围。

  ①学校图书室整理图书,列出书目、序号。提出学生借阅管理办法。公布阅览室开放时间以及阅览要求。

  ②召集班主任成立班级“书柜”,由学生捐献1—2本书,由语文科代表管理。举办“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沐浴书香”,“读书成就梦想”,的主题班会。

  ③校团委成立广播室,招聘播音员,组建记者站,收集整理学生来稿。宣传读书活动。播放经典《论语》、《道德经》《弟子规》来浸润书香,滋润心灵,精极人生。

  ④初一、初二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坚持清晨一诵、午间一读,晚间一省,每周一记,每月一得,每班一集,每期一会和举行演讲比赛,朗诵会等多种形式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书香的浸润,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4、改革阅读教学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把所学语文知识进一步运用到实践中的技能,这种技能其实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但是阅读并不可怕,它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

  ①、针对不同文体、整理、编撰阅读方法。

  ②改革课堂阅读教学方案(试行)

  A、每一单元讲授课,教师为学生示范如何把深广阅读知识,阅读理论阅读方法,充分运用邓阅读的具体过程中。

  B、每一单元的自读课,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理论和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具体自读课文,在这一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人而点拨。

  C、适当选编课外阅读练习,在江油统考、绵阳期末统考的试卷中,选取阅读题,训练时讲究“适度”、“梯度”、“力度”。

  D、此试行方案分别每人编好一篇示范教案,写好教学心得,跟踪学生阅读变化,根据阅读能力变化,做好学生学业成绩数据变化统计。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每人写好论文。方便下阶段总结推广,以点带面。

  (三)课题总结和完善阶段

  对实验工作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促进我校的阅读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在全校加以推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

  4、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四)研究措施

  1、落实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①完善课题管理体系:校课题组—语文学科组—试验参与教师。校课题负责课题研究管理和理论、实践指导。

  ②语文学科组(备课组)课题,确定实施方案。

  ③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的研究管理和指导。

  ④纳入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考核。

  (五)加强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

  ①教导处通过会议、简报等渠道,广泛宣传省、市、县有关课题研究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提高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课题研究的认同度和参与性。

  ②学校加强课题的策划和宣传,动员全体教师尤其是参研的语文教师深刻学习和理解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主动向社会、学生家长和学生进行宣传,增强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度。

  ③注重宣传策略和方式,把课题研究对“我校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把全面改进和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和质量放在首位,提高课题研究宣传的有效性。

  (六)强化课题研究的专业指导

  ①每常年度组织2—3次市(县)内课题研究研讨会,安排骨干成员交流经验,通过同伴互助优化课题研究。

  ②定期邀请市课题组的学者、专家开展课题研究学术报告和讲座,培训和指导参研教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课题研究效益。

  ③加强与上级总课题组的联系,及时收集和精心选择省内外、市内外优秀课题研究资料,为课题组提供先进的理论和实践参与借鉴学习依据。

  ⑤在师生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动员师生订阅国家级优秀刊物、本课题指定读物—《学语文之友》杂志,引领各级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七)搭建课题研究的活动平台

  ①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研究专项教研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召开和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

  ②每学年度开展一次课题研究的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选,优秀习作评选等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上级和《学语文之友》杂志社组织的有关评优推选活动。

  ③及时准确介绍省、市总课题组研究活动信息,组织参研骨干教师代表参加学习培训研讨活动。

  (八)建立课题研究工作的激励机制

  ①表彰鼓励参研教师中的佼佼者。

  ②每学年评选次优秀课题研究教师,表彰、奖励在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先进个人。

  ③参研教师的课题进展情况及效果纳入绩效工资的考核,并与评优、晋级挂钩。

  (九)确立课题研究效果的检测制度

  ①每学年由课题研究小组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一次综合测评,检验课题研究实施的实际效果。

  ②通过教学质量调研,验证课题研究实施的水平和质量。

  ③组织学生参加课题组开展的有关知识能力竞赛,验证课题研究实施的的客观成效。

  七、预期成果和效益

  推出具有成功经验的典型课例或阅读活动现场;编制学生读书笔记集;编制论文集;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和相关成果。研究期间,我们将研究成果向总课题组推荐公开发表。研究结束后,部分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将结集、最终形成《农村初中语文阅读与学业成绩关系策略研究》论文集。另外,本研究由《学语文之友》杂志社参与,还将形成《农村初中语文阅读与学业成绩关系策略研究》资料汇编,以课外辅导书、杂志等形式出版。

  1、《农村初中语文阅读与学业成绩关系策略研究》,使中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具体反映在有深厚的阅读兴趣,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实在的阅读效果。

  2、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学习方面,有强烈的阅读教学指导和训练意识,掌握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能有效引领和帮助学生获取阅读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学生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

  3、学校、家庭在中小学生阅读环境、氛围、条件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初步构建学习型校园和学习型家庭的生态环境。

  4、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5、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丰富中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并提升其审美情趣,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6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原则和目标,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5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的主阵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和程度决定了课堂实效,做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量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一节课的教学的前前后后做一个完备的统筹安排。为积极推进“高效课堂”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达到教学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有效结合,现就实践高效课堂工作,对自己今后的语文教学做如下计划:

  一、年级组内按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进行研讨。

  备课组长带领本组教师以讲读课文为主要研讨对象,按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六个环节教学进行研讨,通过集体备课、上研讨课、同课异构课等形式,研究出本年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课前预习、课前检测、(学习目标)、合作交流、学生展示、当堂检测每个环节进行研讨交流,最后形成一套适合本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成功模式,教学中遇到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解决,效果如何,要认真做好记录,尤其是认真上好同课异构课,一节课一位教师主讲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天安排另外一位教师按修改后教案上课,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

  二、精心打造亮点,上出别样风采

  备课组长是本年级本学科教学工作的引领者和负责人,要带领本组教师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围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开展组内教研活动。

  1、每天一节集体教研时间,各语文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认真备课,提前一周研究处理教材,备出高质量的教案,其他教师要补充发言,共同备好的教案任课教师要进行二次加工即复备,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及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批注,备好课之后必须按六环节教学要求进行上课。

  (2)教研高效课堂方面的经验及困惑。本组在打造高效课堂备课、上课、作业设计、考试等环节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组内进行研讨交流,使大家形成共识,尤其是六环节的课题研究。

  (3)上好组内研讨课。除学校安排的一些主题研讨课、同课异构课、汇报交流课本教研组内也可以开展一些研讨课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安排本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潜能生转化经验交流,习作教学经验交流,识字教学经验交流等。

  (5)安排本组教师进行一些专题学习和讲座,鼓励教师在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讨,形成经验向大家汇报。

  (6)安排本组教师进行说课、绘制知识树等研读教材方面的比赛,教师朗诵比赛等。

  三、建立QQ网络交流平台

  网络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阔的交流发表空间,能够为语文学科开展亮点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们还可以建立“八年级语文教学网络平台”,参与专题活动的老师可以把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发布到网络平台上,供其他老师学习借鉴;或者把自己的教学设想放在QQ平台里征求他人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好的完善提高。平时在教学中撰写的心得体会、论文等也都可以通过平台发布。网络环境下的校际交流,不仅有利于亮点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化,也是非常有用的。

  四、课时安排:

  期中考试之前:教完第一、二、三、六单元,期中考试之后:教完第四、五、七单元并复习全册内容。全期以16周教学时间计算,共80课时。

  其中:

  讲读课文15课计38课时,速读课文14课计20课时,口语交际7个计7课时,综合性学习3个3课时,写作共安排6次12课。

  总之,只要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肯动脑筋、敢于创新、善于思考,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美点,打造教学中的亮点,就会使枯燥的“阅读”教学变为愉快的“悦读”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充满活力和激情,充满智慧和灵性,我们的语文教学园地就会真正变得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7

  通过研究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1、从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不断销蚀。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沿袭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在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学生常常在盲目、“无我”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和作业,很少能独当一面地从事完全自控的学习活动。这种缺乏能动性、自觉性的被动学习,完全丧失了促进主体成长和发展的长远价值与意义。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牵得比较多,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大力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敢多指导。因而,如何正确认识指导与自主的关系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2、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我校开展立项课题《自主创新教育》研究以来,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校园人文环境,引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强课题衔接,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3、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指导”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实践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指点式的培养活动,它侧重于对受教育者提供一种帮助和引导。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达到唤醒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四、主要理论依据

  1、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

  2、统整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有特定的自然禀赋,在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产生不同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和认知结构。应该重视学习者先前所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五、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自主学习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2、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六、研究内容

  1、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2、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形成的指导策略。

  七、实施思路、操作原则及研究方法

  1、实施思路

  具体实施时,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增强教师指导的意识;其次,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课内,并做到紧密联系课外。

  2、操作原则

  为保证该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2)差异性原则。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师生合作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4)整体发展原则。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5)反思性原则。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筛选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研究周期可长可短,范围可大可小,研究人员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3)经验筛选法。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4)调查法。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工作目标: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资料,了解自主学习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形成各学段学生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各学段学生原有自主学习的情况,并对照自主学习的预设目标及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2、实施阶段

  工作目标:

  (1)点上实验:如何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有哪些;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

  (2)追因调查:弄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应对。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

  (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

  工作目标: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

  (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实验经验交流、“新绿杯”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等制度。

  九、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3、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经验集。指导策略分三个层次:一是带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指导策略,二是学科指导策略,三是个案型指导策略。

  4、小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5、其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和物化成果。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8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利用教材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语言交际环境,以识字和发展语言同步为目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识字方面有所加强。仅一年级上册课本就要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字;下册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250个字。这样,低年级共认识1800个常用字,会写1000个字。新教材写字量大大减少,也就空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这样设计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上限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中学得更有趣、主动,记得更牢固、扎实,我们认为营造氛围、教给方法、转变观念是及其重要的。

  二、课题的指导思想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既是工具课也强调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学好语文就成为孩子们心理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一个良好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识字,就其本质看来说是接受性的,是把外界输入的文字符号录入大脑,与脑中已存贮的语音、语义相结合。对于尚无语音、语义的文字符号,大脑要同时接受与之相伴的语音、语义信息。无论哪种情况,识字过程的特征都是通过视觉信息接受一种文字符号,并将其录入大脑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属于用字范畴的阅读具有天然的形式上的一致性。有效识字,即对所认识字的巩固率高,数量大,回生率低。我们学年预计通过“低年级有效识字的实践与研究”,探索一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实验条件下的儿童的识字能力明显高于常规儿童,同时促进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课题界定

  “开放识字”: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教育,也是开放的教育。尤其是汉字,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课题研究,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学校和教室,凝固的课本,以发展、开放的社会,以儿童的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为“课堂”,让学生在开放化的大环境中识字,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识字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激起学习汉字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逐步学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拓宽识字渠道,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验学生到二年级实验结束,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的能力,熟练地认识2500-3000个汉字,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

  4、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五、课题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不断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和群体。本课题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应该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喜欢语文,喜欢学习语文。因此,学生进行识字时,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识之有趣、认之有味。

  3、全员性原则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师的任何教学行为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使全体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本课题也必须遵循全员性原则,提高全体学生的识字能力,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4、情感性原则

  教材里,作者挥生花之笔,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饱和着丰富的情感。汉字,又集中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小学生的情感是最易激发的,认字时学生一旦情不自禁、有滋有味地投入到其中去,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

  六、研究内容与措施:

  根据课题的思想,跳出了单纯的“为识字而识字”或者仅仅“为了阅读和写作”而识字的思维模式,从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开放汉字育人的功能,探讨其学习的规律和方法。阅读是建立在一定的识字量基础上的,并由此而产生阅读冲动,喜欢阅读,在其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本课题研究中把满足其阅读需要的识字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把由识字而激发起的阅读行为逐步引向阅读能力的培养。

  识字资源的开放:

  多途径激趣,以愉悦的情绪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即使不教他去学,他们也会主动去学。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9

  一、单元整体教学提出的背景

  1、我校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课外阅读习惯,语文实践参与不足。

  2、当前课堂教学效率低,“串讲串读”,“满堂灌”等现象较突出,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篇”和“组”严重脱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不高。怎样才能走出低效教学的阴影,走上高效课堂的坦途,要研究微观层面的问题,更要思考和研究宏观的问题。

  3、本学期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低,教研主题表面化,教师参与度不高。如何集体备课:单元主题怎么实施?单元训练重点有哪些?要开展哪些语文实践活动?每篇课文该如何处理,教学中注意些什么?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备课研讨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将会给我们的教研活动注入生命与活力。

  4、当前语文教材编排特点,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每组教材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单元主题,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语文实践活动。如果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而我们教学的思路没有改变,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那么课程教材再先进,我们的课堂也是一条腿走路。

  5、学生要全面健康成长,学校要特色长远发展,课堂要高效实效,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6、秦皇岛市正在推广单元整体教学,有的县区,有的学校已经先行一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大势所趋。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1、突出特点:整体性。语文教学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编排特点,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六年的语文教学目标,把握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每一组教材的教学目标,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从宏观上思考,要从整体入手,教师要有全局意识,课程意识。譬如,怎样及早突破识字关,怎样落实自主阅读,怎样培养学习、生活所需的作文能力,乃至怎样怎样建设理想的小学语文课程。单元整体教学充分利用教科书单元编排的长处,立足教材,又超越教科书,跳出一篇课文教学的小圈子,站在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用整合的理念,探索高效的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追求语文课程、教学的本真。

  2、单元整体教学的几个转变: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由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教学;由内容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走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题活动式教学活动;由只注重教科书走向注重阅读与实践;由重视教师作用走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由教给零散、杂乱的语文知识走向培养不生综合、全面的语文素养;由语文训练面面俱到走向目标简化、重点突破;

  3、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材,处理教材;从单元整体出发,制定整体方案;从整体上进行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从“篇”转移到“单元组”,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并充分融入教师的智慧,将听说读写、综合活动等加以优化整合,除了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外,还应该注重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有利于集中思维突破重点;方法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经验。整合以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学习应用中获得学习经验,能够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建议

  1、整合教学目标:明确本册教学、本组教材的教学目标,并加以整合教学,把小学阶段目标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又要关注年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根据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整本书内容、整个单元内容、语文实践的内容按照主题重新组合、排列,统一在同一主题与目标下。整合教学方式:简化、精致、突出重点,给学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预习、自学、讨论、展示、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合作、探究、语文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生字识记、词语积累、课文朗读、写作方法、总结概括、复述背诵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专项训练。

  2、强化语文实践。要把课内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口语交际与单元习作等融合在一起,以课文为例,从课文中学写作的方法与技巧,领悟写作的内涵与真谛。从一个学习----实践的亲身体验与经历中学习语文。真正体现读写结合,实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效果。

  3、对于单元内的一篇课文,特别是精读课文。要从单元主题与单元目标出发去处理,可以从多角度挖掘教学资源,比如主题的角度、体裁的角度、表达的角度、语文知识的角度、个人的观点的角度等。在不同的课型中都可以依据目标的不同加以应用,要精讲精练。对于略读课文也要从从单元主题与单元目标出发,删繁就简,把它作为一个实践基地放手给学生,避免“精读”“略读”同一要求,同一方法。

  4、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集中训练,使之系统化,教师要善于从同一主题下的多个文本中挖掘、提炼语文知识,确立训练重点,加以整合,通过序列化、整体化的训练,在课内强化,要根据年级特点安排如竞赛、检测等方法增强学生兴趣与成就感,

  5、在单元主题下,以课文为引子,将学生带向广阔的阅读空间,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单元整体教学就是要给学生需要的、有用的东西,其它的一概摒弃,用过去三分之二甚至更少的课时去完成以往的教学内容,余下的时间干什么,阅读和语文实践。如主题下的自由阅读,专门的阅读指导,采访、调查、朗诵会、故事会、手抄报、创编、表演、辩论、研究报告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扎扎实实地去做。

  6、安排预习。之所以安排预习,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在课前就解决,从基础上为高效课堂做准备。要明确学生的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通过预习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预习,让师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交流,通过预习给学生更多展示与体验成功的机会。

  7、无论教材是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还是以文章体裁组织单元,选入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也有独特性。单元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法,可以在整合的基础上比较,也可以引入别的文章进行比较。把共性拿出来比较,容易让学生深入体会人文主题,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结构、作者的语言风格进行比对,容易让学生体会不同文章的表达方式。还要引入同一主题的其它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等,去领悟主题,树立大语文观。

  8、需要团队的集体力量,同一年级的教师,不同年级的教师都是教学的伙伴,要花时间集体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靠集体的力量确立主题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安排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单元整体教学,也是教师的整体教学。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在能力上、精力上都不能完满地完成单元整体教学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10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新课程、新模式,共享优秀资源成果。依据枣庄市教育局《全市中小学继续开展优质教学资源评选使用活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决定在初中语文优秀教案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丰富优质教学资源的评选活动。

  一、评选内容

  1.课件与配套录像课

  新学年课件与配套录像课的评选工作继续进行,主要是完善和丰富上一学年的优秀资源评选成果。

  课件制作:凡上学年入选的优秀资源(含A和B),本学年需要同步提供优质课件。课件可以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丰富、美化,也可以重新制作。(制作要求参照附件一)

  配套录像课:凡上学年入选的优秀资源(含A和B),新学年需要同步提供优质录像课。未完成制作的,应由原市级优质教学资源入选教师提交;已制作完成的,对照技术标准优化提升后再提交。

  优秀课件和配套录像课应当分别独立打包,注明年级、课题、教师单位及姓名。所有资源上传到初中语文公共云盘。

  2.微课

  进行教学微课的评选。根据评选组提供的题目,精心制作教学微课。最佳时长一般在3-8分钟之间,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视频格式须转化成可在线播放的wmv或flv流媒体格式。上交微课作品的同时,需提供与之匹配的教学简案。区(市)级评选可以采用竞争性评选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任务分担制。申报者可以是教师个人,也可以是教研团队(一般不超过3人)。每位教师每学期上报作品数量不超过3件,教研团队每学期上报不超过6件。参评作品独立打包,注明年级、课题、教师单位及姓名。

  各评选单位按上传时间要求,推荐1件作品上传至初中语文公共云盘。每个题目将评选出1节作为优质资源作品。

  3.评选说明

  1.课件与配套的录像课、微课使用统一的片头和片尾。)

  2.课件及微课必须上交原创作品,不得使用下载修改或拼凑的作品。

  3.详细技术要求请参考总方案的具体规定。

  二、评选办法

  (一)参评对象

  全市初中语文任课教师。

  (二)课件与配套的录像课、微课评选

  1.直接申报:课件与配套的录像课由入选教师制作完成后,各区(市)统一整理上传至初中语文公共云盘。

  2.推荐评选:微课作品评选,采取层层比赛的评选办法,学校初选,区(市)推荐,最后市级评选。

  3.报送要求:以各区(市)教研室初中语文学科组、枣庄十五中东西校、枣庄实验学校九个单位为选拔推荐单位。评选单位按“上传安排表”中的时间要求,汇总报送到市初中语文公共云盘。枣庄市教研室评出结果后,通知选拔推荐单位。不按规定内容、时间上报的均按弃权处理。

  4.报送时间:

  (1)课件与配套的录像课上传市评审组的时间是每周三下午五点前;

  (2)微课的上传时间是安排表当周的周三下午五点前。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篇11

  实验目的: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茫茫书海,学生不是缺少阅读,而是缺少有主题的阅读。主题阅读教学实行“一主两翼”的教学模式,“一主”是以教材为主体;“两翼”是围绕这一主体的两套教材,即《新语文主题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并列的三个单元,形成了由课内4篇,《新语文主题阅读》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10篇,共22篇文章组成的同一主题的大单元。这种以主题引领的建构性阅读,目的就是为了延伸学生的学习触角,感受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的过程,增加积累,使学生在不断地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与好书为伴,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涵养健全人格。

  总体思路:

  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展开教学流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体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策略:

  主题阅读教学实验要求我们在一学期中,不仅要学完课本知识,还要读完配套的两套教材,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因此教师教学时应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1、围绕单元主题,创设单元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重组教学内容,扩大阅读量。

  3、坚持一多三少,优化教学过程。

  即:多读书,少提问

  多读书,少讲解

  多读书,少做题

  教师们在课堂上少讲,精讲,从而为主题阅读拓展空间。加快课本学习步伐,加大课堂容量,每篇文章只提一两个重点问题,围绕重点问题开展学习思考,摒弃不必要的环节,形成以一篇课文带2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教材的辐射阅读式。改革备课制度和方法,探索“主题阅读”备课模式,作业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行之有效。

  具体要求:

  (一)以文带文

  以每个单元的4篇课文为主,尤其是精读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阅读习惯,精读课文的学习不要面面俱到,教师设计问题要少,抓住每课的中心设计问题,在研读重点段落上下功夫。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写作技巧、修辞手段、抒情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深入探究,让学生对某一类文章的文体特点与写作要求、学习方法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拓展的2篇自主阅读文章的学习奠定基础。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习得方法。此课型要用2课时。

  (二)引导自读。指导学生运用默读、速读、浏览乃至背诵等多样化的形式自行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教材的篇目,课上点拨交流、分享感受。可将自学放在课内,也可放在课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灵活掌握。每课时用15——20分钟学习课文内容,20——25分钟交流学习2篇主题阅读材料。

  对于经典片段及美文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三)课内外结合

  做好课内课外的有益衔接,平时自主阅读作业的布置注重对《新语文主题阅读》选文的预习,要求读熟短文,勾画批注,质疑问难。《主题式·经典诵读》主要利用早读时间引导学生积累背诵感悟,同时请家长做好督促检查背诵等环节。

  (四)阅读分享。通过单元若干篇文章的学习,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写在我校精心设计的《阅读分享》上,这种以读促写、读中带写、读写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极大的助推作用。

  我校各年级实验班要以高校课堂模式为前提,在实验过程中要勇于探索,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交流学习活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构建高效、自主、互助的语文“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实施方案(精选11篇)】相关文章: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精选9篇)04-29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精选7篇)04-29

体育教学实施方案(精选6篇)04-29

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精选5篇)04-28

线上教学考试实施方案(精选11篇)05-07

中学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精选5篇)05-10

教师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精选6篇)05-01

学校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精选5篇)04-29

小学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精选5篇)04-29

2022学校线上教学实施方案(精选6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