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

时间:2021-06-11 13:27:23 计划 我要投稿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范文(精选5篇)

  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生需要好好把握做好复习计划,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的去复习,每次练习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那么怎么规划好复习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范文(精选5篇)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1

  一、复习目标:

  1、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3、能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4、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

  二、复习重点、难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性强,演算过程复杂,是分数四则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重点在通过对照、比较,弄清基本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明确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三、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用比的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进一步沟通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提高灵活解题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能在横轴、纵轴图里画出统计图的折线,表示出数据;能正确对统计图的数据作简单分析。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学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加深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及其计算方法,能根据具体条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2

  一、复习内容:六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以三到六年级所学的知识为主,分为数与代数部分,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部分。

  二、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复习的重点: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

  四、复习难点:解决问题的复习。

  五、复习时间,安排八周的复习。

  六、复习策略:

  1、9~11周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安排顺序复习。

  2、12~14周教材上的内容完后按题型来复习: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

  3、15~16周按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来分优生、中差生来复习,优生在一个教室里复习,又学生互相辅导,中差生在教室里又老师辅导。

  复习资料:

  1、教材里编排的总复习内容。

  2、学生每人都有的小学生作文报上的复习内容。

  3、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为查漏补缺编写的题单。

  七、差生辅导|特差生王华和胥晓庆包给同学个别辅导、王华是由杨鑫瑞辅导,胥晓庆由代一乐辅导。李昊兰由老师辅导,他们三个都主要是把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就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计算会做就好,考试能得到30分都好。李昊兰可以做一点分数乘除法的简便计算,能得50分也不错。其他的中差生李亚飞,李长鑫、尤汶川,姚玲玉,在75以上,每天守到他们做完作业。这个班的学生两级分化太严重了。

  每次单元测验以后老师认真分析试卷,对每一题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做好分析记录。加强复习,提高优生率。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3

  斗转星移,周而复始。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本学期期末复习工作安排如下:

  一、复习内容:

  方程、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除法、认识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认识百分数。

  二、复习目标:

  1、能正确解形如aⅹb=c、aⅹb=c、aⅹbⅹ=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解答两、三步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掌握分数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能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能用比的意义和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会解答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6、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7、在全面复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4

  一、复习内容:

  本学期总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理本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以及统计”三大部分自己回顾所学过的内容,对所学过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整理,整理后全班交流有特色的整理方式。

  第二部分是整理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体会。教师应组织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解决的一些问题,反思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组织学生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第三部分是巩固练习。教师可以结合总复习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的重点,使复习具有针对性。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2、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3、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5、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复习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4、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的画图的技能。

  5、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6、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

  二、学生状况分析

  小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接触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学知识,形成了相关的数学技能,也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智力上已达到一个“综合发展”的层次。但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不可否认还缺乏整体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的认识。所以在这小学阶段最后的时间里,组织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总复习更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材情况

  教材总复习的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教学质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教材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44个课时进行整理复习。根据教材编排,大体上可将44个课时的内容分成6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复习数的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和性质及其相关知识点,还包括数的整除知识。

  第二部分重点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解方程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

  第三部分重点复习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义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点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包括质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时间等的单位及其进率,单位之间的换算与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点复习几何形体的相关知识。包括线与角的概念、判断、度量、操作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容积)等的计算。

  第六部分重点复习各类应用题。包括基本的数量关系,简单应用题、两、三步计算的一般复合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方程和比例应用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

  教材的整个编排内容丰富、详细,系统性强,力图通过全面整理复习,促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熟练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力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引导学生力求达到:

  1、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的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力求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一定的速度。会解简易方程。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经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各种单位之间的化聚和名数的换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学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相应的表象,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所学集合形体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容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图形实际问题。

  4、掌握所学统计初步知识,能正确地绘制(一般是半独立性)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正确理解统计表(图)并能根据图表信息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问题。

  5、牢固掌握所学常见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答相关的应用题,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结合总复习,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五、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

  (一)数和数的运算(12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4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2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2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4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数学的复习计划范文

2.数学六年级复习计划范文(精选7篇)

3.数学复习计划范文(精选5篇)

4.数学复习计划范文(精选6篇)

5.六年级数学的复习计划范文

6.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精选5篇)

7.数学的中考复习计划范文

8.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