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2021-04-18 11:20:43 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复习计划7篇

复习计划 篇1

  一、月考情况反馈

精选复习计划7篇

  1. 八年级英语月考试卷分析:难度较低,部分题型比较灵活,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2. 实验班班平均均在87分以上,尖子生不拔尖

  3. 普通班班平均在67分左右,不及格人数较多,高分较少

  4. 阅读理解貌似简单,但学生思考不到位,错误较高

  5. 作文相当比较简单,但学生的语法错误及单词拼写错误率较高

  6. 今后要着重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期中复习计划

  1. 期中考试范围为: 8A 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进度来得及

  2. 新课结束时间大约为10月27号左右。

  3. 以考试类型为核心,进行分类复习。复习试卷年级组共享。

  4. 听力部分由叶雪峰负责;单项选择与动词填空由周丽琴负责;词形与阅读理解由贾莲蔚负责;翻译与作文由钱艳负责。

  5. 练习卷出好后,由叶校长长和备课组周老师负责审核。

复习计划 篇2

  临近期末,高二课程已基本结束,如何进行期末备考呢。特制定高二语文复习计划。

  一、做好期末复习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白复习的重要性。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消化吸收、查漏补缺、强化巩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复习比学习新课更为重要,因为新课是一个一个散的"知识点",而复习往往要求形成"知识链""知识树""知识网",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综合的知识素养与更强的应考能力。

  其次眼光要瞄准高考。知识的网,是一天一天织成的。再说,对前三个学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复习,应该成为整个高三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复习不仅仅为期末的考试做准备,更要为毕业考试和高考做准备。一套试卷,考查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只眼要盯着期末考试,另一只眼还应瞄准高考。

  二、期末复习的重点与要求

  根据高二考试范围要求,将重点考察以下几本教材内容:《中国经典文化研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而《中国小说欣赏》在本期未曾配发,所以,课内知识的复习将以前三本为主。

  1.《中国经典文化研读》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侧重复习:

  ①重点文言字词。要求:一词多义要确定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具体义项;古今异义要弄清在古代的意思;词类活用要弄清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活用的类型与意思;通假字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找出其通假的本字。

  ②重点文言句式。掌握五种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特殊疑问句。要求会结合语境和相关的语言标志会识别,会翻译。

  ③文言翻译。要求一一落实重点字词(实词虚词),体现文言句式特点,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文言断句。重在从内容上进行句读断句,注意联系有关的句式特点,注意识别古文中的专有名词,它们都有助于帮助我们断句。

  ⑤注重名篇名句的默写。

  复习建议:文言文阅读理解,一定要注意"整体把握,诸因互解";要注意对教材名篇的分项梳理与归纳,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可以联系一点课外的或高考文言文试题进行训练。

复习计划 篇3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为三个阶段七个环节。

  三个阶段为:

  第一轮复习(4月1日----4月30日)以“标”为标,以"明"为明,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地毯式轰炸。

  第二轮复习(5月1日---5月31日)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第三轮复习(6月1日----6月23日)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清理战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七个环节为:

  最后一个环节:6月23日,考场“实战”环节。

  倒数第二环节:6月22日------6月19日,考前休整环节。

  倒数第三环节:6月18日-------6月14日,总结提升考前模拟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考前模拟环节”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纠正和补充。

  倒数第四环节:6月13日----6月1日,考前模拟环节。这一环,主要是在“专题复习”和“过教材复习”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倒数第五环节:5月31日------5月1日,专题复习环节。以“倍速”专题为主辅以各个老师自己的专题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专题。分门别类,逐专题进行复习,还可配以针对性的小测试或一两次大测试。

  倒数第六环节:4月30日-----4月1日,梳理课本环节。

  这一环节是20xx年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

  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也应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

  4、写作,作文已占高考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这一环节,还可加一个前奏环节,复习动员环节,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复习要求和注意事项。

复习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毕业会考中,语文科的综合评价指标进入全县前五名。

  三、方法与措施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全面复习(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复习基本篇目和语文知识;二、查漏补缺(5月上旬——5月中旬):针对

  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三、重点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四、总结检测(6月上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复习计划 篇5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春暖花开,也是初三学生最紧张的时段。

  如何开展语文的教学与复习工作?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为此,我们经过集体备课,认为在复习阶段我们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递进复习,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分册复习(3月中旬——4月中旬):全面复习课内篇目和相关知识;二、分专题复习(4月中旬——5月初);三、模拟冲刺(5月初——6月);四、梳理调整(考前一周)。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以学科为平台,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具体安排与措施:

  第一阶段

  分册复习(约五周)3.13----4.15

  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学生理解与记忆。

  复习顺序是:一模前复习6、5册,一周一册;此后是1、2、3、4的顺序。2、1共一周;4、3各一周。

  复习要点:

  ①课文中的字、词、句,理解记忆。

  ②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与区别。(落实到一至六册课本中的重点篇目中的重点语段的阅读和理解。)

  ③古诗文的相关知识与背记。

  ④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了解与运用。

  ⑤课后附录的古诗词、名著和语法知识的熟悉与掌握。

  ⑥课文中的补白。

  ⑦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

  第二阶段

  专题复习(大概用时四周)4.15----5.05

  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分五大类进行专题复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

  (二)阅读专题。1.现代文阅读专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2.古诗文阅读专题(主要复习课内讲读文言文)

  3.图文表述题专题(结合历年中考题型进行复习)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

  (四)名著导读(考纲要求篇目)

  复习措施: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

  这部分内容范围广,内容多、难度较大、分值较高,考点比较多。如: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2、正确书写汉字。3、根据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4、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境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对对联等,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5、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7、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8、正确默写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考纲要求篇目)9、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4]

  复习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习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二)阅读专题

  1.现代文阅读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现代文阅读选文特点:1)注重文体规范(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优美等);2)折射时代气息。(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与人缺失的;时代呼唤的;表现现实危机与科技发展的;传承文化与文明的。)3)贴近学生生活。(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起引领作用的赞美美好的人、事和物,有利于夯实人文底蕴,构筑精神家园的事件。)

  复习原则:按文体复习。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精选课外材料,作为复习资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讲练。

  复习步骤:

  1、回顾文体知识,明确阅读考点,掌握解题对策。

  2、对不同文体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与讲解。(各地中考试题)

  3、选不同文体的题型作模拟训练。(当代名文时文)

  4、解题方法指导:整体阅读——了解内容——领会主题——仔细审题——明确考点——筛选信息——找准语句——组织语言——落笔答题——回顾检查。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考试要求与现代文阅读相似,但要重视字、词、句翻译的落实。

  《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复习教学中题目的设计上“言”“文”并重,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理解翻译,也考查学生对文意(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文言文阅读开始重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及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时也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复习步骤:

  1、将古文按篇制定进度计划表,将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进度整理。(如常见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一般句式。)

  2、进行专项检测与讲解。

  3、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引导阅读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

  复习方法:注重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背诵与理解并重——训练与考查同步。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

  作文是整份试卷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60分),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每年在写作教学上花的时间最长,投入的精力最多,可收效甚微。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总的原则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还注意突出地方特色。

  而学生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劣悬殊,差距特大。二是在中等程度的作文中雷同题材多,“老面孔多”;三是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四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五是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六是认识模糊,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存在情趣低俗、格调低下的问题。

  [4]

  作文复习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尤其是要重视中下学生的作文指导。

  我们采用“四线并行”法:

  1、储备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将阅读积累化为己用,如何活用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材料,为考试蓄能。适当讲些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形式技巧,注重学生材料的积累与交流,以及书写水平的提高。

  2、专题辅导——就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布局等方面,专题辅导。挑选一些优秀作文和近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研读,探究作者是如何审题、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的;如何做到角度新颖,取材鲜活,笔法独到。

  3、集中训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历史文化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或“选题作文”让学生训练,要求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当堂作文,并作定时的交流与讲评。

  4、自我补充——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语言和一定的章法技巧。

  第三阶段

  模拟冲刺(约三周)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开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培养综合能力。通过让学生做模拟试卷,营造考试情境,检测所学,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要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精心讲评,注重方法和技巧。

  第四阶段

  梳理调整:(考前一星期)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消化,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第1周:(1)新授《陌上桑》、《墨池记》、每日一首每周一诗(6首)

  (2)以上内容小检测(李长缨出题)

  (3)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2周:(1)新授《诗话两则》、每日一首每周一诗(6首)

  (2)复习九下的《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

  (3)以上内容小检测(龚炜出题)

  (4)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3周:(1)新授每日一首每周一诗(4首)

  (2)复习九下的《岳阳楼记》、《登泰山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以上内容小检测(张哲灵出题)

  (4)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4周:(1)对整个九下(以上内容)的古诗文总检测(李长缨出题)

  (2)复习八上古诗文《少年中国说》、《小石潭记》、《去私》

  (3)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5周:(1)复习八上古诗文《核舟记》、《口技》、《活板》、古诗6首

  (2)八上所有古诗文小检测(龚炜出题)

  (3)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6周:(1)围绕考纲、基础知识、记叙文复习

  (2)复习七下古文《教学相长》、《河中石兽》、《扁鹊见蔡桓公》

  (3)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7周:(1)围绕考纲,说明文复习

  (2)复习七上古诗文《爱莲说》、《陋室铭》、《卖油翁》、《两小儿辩日》、《周亚夫军细柳》

  (3)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8周:(1)七上下古诗文、记叙文、说明文小检测(张哲灵出题)

  (2)复习八下古诗文《黄生借书说》、《捕蛇者说》、《桃花源记》、《曹刿论战》、《愚公移山》、《子鱼论战》、8首古诗

  (3)围绕考纲,复习议论文

  [4]

  (4)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9周:(1)复习九上、下所有古诗文

  (2)围绕考纲,复习其它

  (3)八下、九上下、议论文的小检测

  (4)作文一则并讲评

  第10周:(1)所有古诗文(整个初中)、现代文、作文各班各自再大检测

  (2)参加模考,并讲评反思总结

  第11周:复习九上下古诗文、记叙文、作文;双休日综合模拟测试

  第12周:复习八上下古诗文、说明文、作文;双休日综合模拟测试

  第13周:复习七上下古诗文、议论文、作文;双休日综合模拟测试

  第14周:综合模拟测试

  第15周:各班按实际情况攻薄弱之处、综合模拟测试

  第16周:各班按实际情况攻薄弱之处、综合模拟测试

  附:(1)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李、龚、张每个各精命5题,共15个题目共用)

  (2)文言文150个常用词表,每天背一点,争取8周内全部背出。

  (3)各班按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调整、增删,力争复习的稳、实、活,考出好成绩。

复习计划 篇6

  为搞好20xx届高三政治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经高三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商量,特制定如下详细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三年级组的计划目标为统帅,以高考政治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的训练,使学生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授课班级

  高三(3)班57人高三(5)班55人

  三、授课内容及课型:

  本期的主要复习内容:经济生活(必修一)、政治生活(必修二)、

  哲学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

  教学任务与总体安排

  9月份:结束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复习

  10月份:结束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复习

  11月份:结束必修三哲学生活的复习

  1X月份:结束必修四文化生活的复习

  元月份:市统考前综合强化训练

  四、主要措施

  1、加强教学研究,把准高考方向和要求。

  首先,研究高考。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集群智,增群力;落实高考要求,研究《考纲》、《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试题,特别是重点研究20xx年江苏政治高考试卷和江苏各市的高考模拟试题,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其次,研究学生。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再次,研究教法。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2、遵循备考规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本知识点拨到位。梳理知识,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建立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做到“精细备考,精心设计”,“注重基础,深钻教材”,提供、筛选各种资料,点面都能照顾到。“讲练结合,提高能力”。

  3、加强和落实“培优”:

  作业单独批改,要求他们准备错题集。生活上给予的帮助,学习上培养乐观的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

  4、创造条件,进行校校交流,广泛收集高考信息。

  五、教学目标与策略(第一轮复习):

  1、明确考点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与网络。

  复习时间:20xx年9月初——20xx年1X月底

  复习目标:使学生在微观上按照考纲要求的知识条目逐章、逐节、逐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夯实基础,厚积薄发;从宏观上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初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策略:第一轮复习应按考点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

  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

  (1)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点,把屋考试方向。

  认真研究考纲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与网络。

  首先,立足教材,认真梳理知识,狠抓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本为本,坚决、踏实地抓好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首先自行整理每章节的知识体系,每节课利用10分钟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次,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主干知识(略)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

  再次,要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联系和综合。

  (3)精讲多练,实行考点练习。

  通过考试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教师教学中的空档,查缺补漏。

  (4)加强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

  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主要是指学生解题时能遵循这样的思路:

  第一、阅读题目和设问。分析题意,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

  第二、阅读材料,根据设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三、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确定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本知识原理来表达。

  第四、思考基本的答案要点。

  第五、规范地组织答案。

  2、综合模拟训练

  复习时间:20xx年1月中上旬——市期末统考前

  复习目标:学科渗透,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本轮复习是市统考前的一轮复习,本轮复习要做到:

  (1)立足学科内综合,夯实基础,加强能力提升,坚持一周一次学科综合考试。

  (2)精选试题,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在市统考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结合近几年来江苏各省市测试反映较好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复习策略:

  (1)高三政治教师集体备课和共同探讨问题,营造协作氛围,避免各自为政。寻找在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上的交汇点,增加教学与复习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以实现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规律的把握,同时要训练学生答题的格式,书写,答主观题要做到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高考答卷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标准答案与学生的答案悬殊太大,学生的回答普遍不全、不准、不优、不简,层次不清、东拉西扯,卷面不整洁,字迹不清楚。

  (3)最后一周,返朴归真,回归教材。熟记核心概念原理。

  (4)在综合训练阶段,为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充分结合起来,应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要求他们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题、审题要仔细、慎重。

  对“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应当特别仔细、认真阅读,注意它的细微变化。对新颖的生题的审查要耐心。只要耐心多读几遍,熟能生巧,就能找到解问题的办法。注意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阅读题目时注意区别显现信息与隐蔽信息。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内容是属于教材的哪一部分,然后再根据题意认真作答。

  第二、答题要确切、简练,书写规范、工整,尽量采取要点式答题。答题时要准确应用政治术语,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避免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极少的现象。

  第三、建议学生按顺序和“先易后难”的原则作答。当然,考场上合理的分配时间也是应试成功的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视个人实际把握答题速度。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落实是成功的关键。我相信,在学校和年级的正确领导和统一组织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20xx年6月,一定是我们收获成功的季节。

复习计划 篇7

  一、考试题型统计

  20xx年北京中考数学分为选择题(32分),填空题(16分),解答题(72分),这承袭了北京中考题的一贯标准,预计20xx年也会保持这一点。就考题难易程度而言,大致分布情况为:较易试题60分;中档试题约36分;较难试题约24分。同学们应该针对自身情况,合理分配时间,这样才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

  二、基础知识考点分类

  20xx年中考数学试题仍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考卷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传统,试题较好地联系教学实际,试题的要求与平时的教学要求基本保持一致。

  考试范围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为考试范围,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板块。回顾历年考卷,可以发现在考察知识点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例如第一题考察代数基本概念,第二题考察科学计数法等。预计20xx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总的说来,整张考卷的基本题和分值还是和往年一样,送分比较到位。而中考数学的出题模式基本是固定的,主要看的就是选择最后一个和填空最后一个以及最后三道综合题。近三年的模拟试题中选择最后一个都是属于函数图像的类似问题,主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代数和几何知识的能力。23题(倒数第三题)代数综合题考查了方程、函数的综合知识,并且这道题还设置了公共点的问题,公共点问题是我们近几年都比较常见的问题,考查了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从考查内容来看,对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三角形、四边形、圆、统计与概率作了重点考查。xx年中考数学试题强调了应用性,增加了探究性,更注重综合性。

  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今年的中考数学试题非常关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密切联系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注重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善、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突出学科特点,加大探究力度

  今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继续关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抽象归纳能力的考查。在数学试题中,或设计了阅读材料,让考生通过阅读试题提供的材料去获取相关信息,进而加工、整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计了问题的情景,让考生分析、说理,从而考查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或设计了一些新颖的动态场景,让考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发现规律,等等。从而达到考查考生基本数学素养和一般能力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预计20xx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在应用题的考查上,会更加注重应用性问题的背景设置,题型会更加丰富多彩,涉及知识面也会大为拓宽,体现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体现时代的生活气息等特质将更为明显。在试题的取材上,将更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将有更多亲切又真实的背景材料,涉及面将更宽广,信息量将更大,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于试题中。

  五、具体考点分析

  代数部分的命题会从"数与式"到"方程与不等式"再到"函数"也呈递增趋势;考察"三基",淡化特殊技巧,注重考察基础素质,考验学生对代数基础运算的熟练程度。另外,函数图像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同学们要对数学问题注意形象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几何部分将通过探索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通过考查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图形的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继20xx年中考之后,又继续出现了与几何有关的材料阅读题。同学们要注意图形变化的规律,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与概率部分虽然所占分值较小,但概念多。考试重点仍然为"平均数"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计算;但也考查了学生对概率的理解和应用。复习时应注意将统计与概率问题与其他领域知识相结合,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六、20xx年中考数学复习与应试策略

  中考数学命题都是围绕"三基"和"四能"展开的。所谓"三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四能"指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大部分考题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是简单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能力解决基本的问题。

  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在形成体系上下功夫,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启示,从记忆系统里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组合,选取出与题目的信息构成最佳组合的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要有重点且容易实行,时间安排上最好能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并超前一些。复习时可以先回归课本,把相应的章节温习一遍,对其中包含的知识点逐一进行认真的梳理,形成清晰的脉络,记下主要难点和题型,发现自己的薄弱点。

  通过梳理课本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一定量的做题训练,加强知识的应用。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只有平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才能在中考中正常发挥,只有每天动笔适量做些练习,这样才能保持思维的连贯性,考场上才不至于有生疏感。

  做题并非做得越多越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量的做,切忌"题海战术"或只顾做题忽视对知识点的梳理和深入理解。最好在中等及以下难度的题上多花时间,从中总结规律及加强题后反思。

  复习建议

  一、基础是关键

  (1)计算要准确。中考数学试卷的大量题目要通过计算来完成,计算不准是考试丢分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学生,会算算不对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的练习,包括如何简化运算和运算技巧的训练。

  (2) 过好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为了保证中考试题能够"正确、迅速、整洁"地完成。平时不要忘记基本功的训练,过好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做到"小题大做",要求学生只要自己会做的题目就不要做错。对最后的综合题要做到"大题小做",做到会把大题分解成若干小题,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决不要放弃。在平时训练中要狠抓细节和解题速度不放松,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水平,知道考试中如何分配时间。

  二、细节是重点

  (1) 查漏补缺,力争万无一失。相当一部分同学考试的分数不高,不少是会做的题做错。因此,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把错题当作资源,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

  (2) 吃透题目分值,推理严谨。一些同学题题会做,题题被扣分,原因大多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思维不严谨所致。这与平时只顾做题,不善于归纳、总结有关。建议老师让这部分同学在临考前仔细阅读近两年的中考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到计算严密、推理严谨,减少无谓的失分。

  (3)归纳思想方法,升华成为能力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二是归纳重要题型的解题方法。还要注意典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防止套用形式导致错误。

  学生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实质、解题步骤和它所适用的题型,灵活运用常见的添辅助线的主要方法。其次应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运动观念等。

  三、 探究是颠峰

  数学中的难题绝大多数是学生不曾做过的,因此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说到底,解这样的难题就是学生依据以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探究,寻找答案的过程。学生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猜想等系列活动,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经过推理与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些试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要把近几年的相关中考试题分类整理,集中研究,抓住本质,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整体复习思路

  采用以面露点、以点带专、以专带法、以馈练法、以面为馈的整体思路:

  1.以面露点

  所谓的"面"指的是复习的总线索AB卷,AB卷为模拟中考题例编辑的模拟试卷。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先考试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考试暴露问题,以问题确定教学的复习内容。

  2. 以点带专

  通过AB卷考核中暴露的问题点,形成符合知识块顺序的专题内容和反馈内容,针对每一次考试,跟踪不同的专题和反馈练习。

  3.以专带法

  通过专题的讲解将关于此类知识或者问题的出题方法和解题方法做归纳总结式讲解。

  4.以馈练法

  通过每个专题的反馈练习让学生熟练方法并考察漏洞。

  5.以面为馈

  通过下一个AB卷考核,查漏补缺并往复循环。

【精选复习计划7篇】相关文章:

1.【精选】复习计划3篇

2.【精选】复习计划4篇

3.精选复习计划3篇

4.精选复习计划4篇

5.【精选】复习计划6篇

6.期末复习计划精选15篇

7.科学复习计划(精选5篇)

8.高考复习计划(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