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教案

时间:2022-12-28 11:38:52 中秋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秋节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教案(集合15篇)

中秋节教案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小百科: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教案2

  语言活动:静夜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3、喜欢学习古诗。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欣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教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建议:

  通过这节古诗欣赏活动,使幼儿对这古诗的意境有了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这首古诗,建议如果配上ppt,效果会更好。

中秋节教案3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

  3、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4、通过参加中秋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环境创设:

  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区域活动:开开心心来过节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家园共育:

  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最好什同制作的。

  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中秋节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2、通过讨论和讲述,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和伙伴老师一起过节日的快乐并学会分享;

  4、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6、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如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挂图;

  2.家长帮助孩子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为孩子准备一块月饼;

  3.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及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课题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探寻中秋节的来历,鼓励小朋友自己介绍,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

  (4)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请小组派代表讲述。

  (5)"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让小朋友分享、品尝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6)最后环节:听故事《常娥奔月》。

  相传,远古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忍离开自己的妻子,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一个心术不正,名叫逢蒙的人听说后,就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一直住在月亮广寒宫。

  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就在后花园中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

  教学反思: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中秋节的习俗也很多, 中华民族的节日有很多,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大班幼儿对其有深厚的兴趣及探究欲望。时值中秋节的来临之际,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

  小百科:中秋节也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幼儿读书时间发现幼儿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很感兴趣,总是问这问那,因此,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能用多种形式抒发自己的感情感受共同学习的快乐。

  2、通过讲述和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画纸、画笔、手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趣

  1、幼儿随音乐进入教室。

  2、出示电脑课件引起幼儿兴趣,运用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解、示范

  1、丰富幼儿词汇。感受月亮的美丽,说出描述月亮的词汇有哪些?

  2、欣赏故事《嫦娥奔月》

  通过教师讲解,让幼儿知道月亮上没有人,《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传

  说故事。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幼儿讲述。引导幼儿想象,讨论月亮上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通过让幼儿讲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幼

  儿能用连贯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建立幼儿的自信心。

  三幼儿作业

  1、幼儿动手操作活动《月亮上的故事》。

  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运用不同形式感知月亮的美丽。

  教师要参与幼儿的活动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验共同学习的快乐。

  2、评价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秋节教案6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甜蜜,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3.认识12个生字和一个部首,会写6个字。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资料搜集

  1.故事:嫦娥奔月

  2.关于月亮的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秋节你们看月亮了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2.明明的一家是怎么过的中秋节呢?你们想知道吗?

  3.看看画面上有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小组内画出生字,想想怎么记住它?

  三、汇报学习情况

  1.说说你画了哪些字宝宝?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四、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想想明明一家心情是什么样的?

  2.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3.指名读每一句话,相机指导朗读.

  4.月饼像什么?你觉得还像什么?

  五、拓展

  你还会背诵有关月亮的诗吗?请你也试写一首.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

  二、指导写字

  1.观察每个字所在虚宫格的位置.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

  (1)心的笔顺.

  (2)也的第一笔.

  三、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四、练习巩固

  完成课后习题

中秋节教案7

  一、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二、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三、过程

  1、环境创设。和学生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学生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学生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学生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观众。互相轮换。

  四、建议

  1、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2、此活动为系列活动,分多次进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数学活动,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饼、水果等。

  3、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学生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中秋节教案8

  主题活动:中秋节

  社会性:中秋节

  目的要求: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激发幼儿爱长辈的情感。

  准备:有关中秋节的图片、vcd等资料。

  活动过程:

  1、了解中秋节习俗及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

  2、播放电视节目《海峡同乐》中有关中秋节的录相带,让幼儿懂得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我们和台湾小朋友都在欢度中秋节。

  3、引导幼儿做月亮圆缺的记录卡。

  4、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5、活动延伸: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目的要求:

  1、学会唱这首歌曲,激发热爱老红军的情感。

  2、学会正确演奏方法,掌握各种乐器的伴奏型。

  3、会用乐器打出4/4拍音乐的强弱拍。学习简单节奏型的齐奏。

  准备:1、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

  2、乐器:铃鼓、串铃、小鼓等。

  3、音乐磁带;节奏卡;

  活动过程:

  1、讲述老红军打坏蛋的故事,教育幼儿热爱老一辈革命家。

  2、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体会爷爷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3、请幼儿欣赏磁带音乐:有乐器伴奏和没有乐器伴奏的音乐。让幼儿比较:哪一咱比较好听。

  4、幼儿练习敲击乐器:串铃、铃鼓、小鼓等。

  5、学习各种乐器伴奏型。

  6、幼儿学习为歌曲伴奏:

  ——徒手练习,指导幼儿打出音乐强、弱、次、强、次弱的规律。

  ——幼儿看乐器标志练习不同的节奏型。

  ——看教师指挥进行简单的齐奏。

  音乐活动:爷爷为我打月饼

中秋节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中秋赏月/吃月饼的习俗。

  2、能画出不同颜色花纹的月饼。

  3、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4、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

  1、《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

  2、不同款式的月饼图片;

  3、彩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你记忆中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半圆形弯弯的)

  二、播放《中秋月儿圆》教学资源,了解月亮变化

  三、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出示月饼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外形、颜色、味道,说说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

  小结: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古人又称团圆节,是欢庆丰收/家人团聚/赏月、品月饼的传统节日,月饼圆圆就像月亮一样人们都要吃月饼来欢庆中秋节。月饼也象征团圆,一般人们把一个月饼分开来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开。

  四、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月饼”,从月饼的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进行引导。

  五、鼓励幼儿大胆的绘画月饼。

  在指导过程中,提醒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饼,如红色——草莓味、黄色——橙子味、绿色——青草味等等让幼儿缠身作画的热情。

  六、作品欣赏并展示。

中秋节教案10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二、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三、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四、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1、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2、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3、老师小结。

  五、分享月饼。

  活动反思:

  “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

  小百科: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发展表现故事情节画面,尝试制作连环画图书。

  2.在小组合作中能与同伴互相协商、分工,共同完成图书制作。

  3.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ppt、绘画纸、油画棒、订书机。

  活动过程

  1.回忆中秋节的主要情节。

  师:你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书。

  (1)师:今天请小朋友将你的中秋节故事画下来,做成一本你的中秋节连环画。

  (2)师:你们还记得什么是连环画吗?做连环画有什么要求?

  (有封面、故事、封底、装订、标价、出版社)

  (1)你的中秋节故事需要画几张画面?每张画表现了什么内容?

  3.幼儿制作“我的中秋节”连环画。

  (1)请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一本中秋连环画,你们先商量故事内容,让后绘画,制作连环画。

  4.幼儿作品展示,并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延伸

  将幼儿连环画放置在阅读区,供大家互相阅读。

中秋节教案12

  活动主题:

  中秋节

  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每当"中秋节"来临之前,商场里的月饼、灯笼琳琅满目,孩子们对此变化也有所察觉,也有孩子会带灯笼来园玩,日常交谈中也开始涉及到"中秋节"的话题,为此,老师引导孩子开始了这一佳节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的习俗,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欣赏中国结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来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4、通过观察、动手操做、品尝月饼活动,体验在集体活动中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主题预知思考网络:

  1、查一查,听一听:

  来历——中秋节、团圆节、丰收节;习俗——各地习俗(如:北京地区"送兔爷")

  2、做一做,看一看:制作月饼;装饰"月亮";制作"月亮";给亲人祝福

  3、尝一尝,说一说:

  品尝月饼——种类、味道、制作(外形、材料);茶——茶文化(来源、茶道)、种类(名称、颜色、外形)、作用——(保健、治疗、休闲、工业)、参观茶叶店

  4、讲一讲,唱一唱:

  中秋节的祝福、中秋节的古诗、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音乐、赏月(月亮的秘密、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月圆、月缺)

  环境创设:

  1、主题墙饰:

  收集图片、幼儿作品布置"各种各样的月饼"、"月亮的变化"、"不同的茶具"、"各种各样的茶"、"茶道表演"等主题墙饰。

  2、各活动区:

  美工区:提供各种材质的纸、模具、牙签及各种基本材料等让幼儿进行"装饰月亮、茶壶"、"制作月饼、茶具"等活动。

  阅读区: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广告画资料,供幼儿阅读与讲述。

  益智区:各种月饼及月饼盒实物、各种茶叶实物、多种塑料刀叉等,可引导幼儿进行"茶的作用、形状"分类统计;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等。

  角色区:收集各种茶具、茶叶、月饼盒等实物进行扮演。

  家长工作:

  1、与孩子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讲讲一些相关的传说;在过程中可与孩子介绍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茶叶、茶具的实物及图片,从中了解相关的知识。

  3、协助孩子一起完成主题活动中相关的调查表,带孩子观看或学习茶道表演艺术。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中秋节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吃月饼,体会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月亮变化的图片;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视频 ;

  3、为每一个孩子准备半块月饼。

  三、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通过童谣《月姐姐》),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说说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答:如中秋节晚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放烟火、玩灯,一家人团团圆圆等。 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3、看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视频,让小朋友了解这个有关中秋节的民间传说,师生对故事进行讨论。

  4、观察月饼,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通过民俗、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和观察并分享月饼三个方面让小朋友认识中秋节,下面说两点这次活动的不足:

  1、配合童谣《月姐姐》展示的月亮变化的图片由一个个单独的图片改为电子版的图片在幻灯片上进行演示,这样更科学、更形象。

  2、此次活动中秋节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一意义体现不够充分,在过程的第二和第三部分要注意处处渗透中秋节也叫团圆节这一认识。

中秋节教案14

  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秋节教案15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5日

  三、活动准备:

  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

  八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

  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

  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

  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生:嫦娥奔月:

  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引导学生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为丰富校园文化,营造热烈、喜庆的校园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才艺展示的平台,保定七中高一年级部组织举办中秋、国庆主题绘画展活动。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投稿,大胆想象,精心制作,呈现出一场美妙的艺术盛会。

  学生的绘画作品灵动而富有创意,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在绘画中加入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互碰撞,想象丰富,切合主题,体现出学生浓厚的文化底蕴,诠释出对祖国的浓厚情感。此次绘画展充分展现了高一学生的优秀特长,培养了学生的绘画兴趣爱好,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为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促进的平台。

【中秋节教案】相关文章:

中秋节教案11-19

《中秋节》教案06-09

中秋节的大班教案11-05

中秋节主题教案11-16

中秋节大班教案10-07

中秋节主题教案10-09

小学中秋节教案08-25

中秋节的由来教案08-26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09-29

中秋节活动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