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随笔

时间:2023-04-11 12:18:09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清明节的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的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的随笔

清明节的随笔1

  清明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包括周边的亲戚都去奥林匹克吃饭,结果忘记了要不要上管乐叫上了妹妹,我们准备出发了。

  来到奥林匹克,妹妹踏着她的小腿走上了舞台,在那里蹦蹦跳跳,看到我们一个个追着她跑,玩的更是不亦乐乎,最后,她还是服服帖帖的跟着我们吃饭了,结果到了吃饭的时候,她又开始闹了,想爬上饭桌玩,在我们的合力阻止下,她,终于停下了闹腾,安安静静的吃饭。

  我们一家人坐在饭桌上有说有笑,吃着美味的饭,开开心心的,连别人都羡慕的看着我们。

  吃饭的时候,我使劲往碗里挑吃的,顾不上吃,碗里的东西已经满满的,我才开始吃。

  身旁的奶奶见我有些吃的夹不了,起身帮我一个一个夹,就这样,我的碗又满了,欧耶!

  直到吃饱,自己碗里还有半碗饭,看着这半碗饭,感觉实在吃不下了,就直接抛弃了,就跟妹妹开始玩。

  妹妹一会儿往台中心跑,一会儿往边上走,看的我都心慌慌的,害怕妹妹随时随地会摔下来,所以,我做了个明智的`做法,拉上大妹一起看着!不过,大妹来帮忙,我基本上没啥作用了,就在那默默的看着她们两个在那里嗨皮,自己又回到坐位上。

  回家时,妹妹还是不肯走了,直接赖在那里了,我想想也是醉了,抱她哭!不抱又回不了家!大家都对妹妹软声软气的说:君君,回家了,不然我走了。妹妹跟没听到似的(虽然她可能听不懂),自顾自在那里玩。我二话不说抱起她走人!结果她以为我在和她玩,使劲推我,脸上挂满了花晚上,约了妹妹去打篮球,结果打了一会便没兴趣了。

清明节的随笔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记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而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美丽的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在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但是没有爷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这种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爷爷怎么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么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旧,爷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再次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女孩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爷爷吗,他的.脸色为何这样苍白,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画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跟着爷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么没有看出爷爷眼中的忧伤,爷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女孩的快乐。

  知道无奈的离开人世。

  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的随笔3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心头,也唤醒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已故的'亲人。他们走,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那颗忧愁的心……

清明节的随笔4

  清明时节的雨,总是让这个春天,莫名渲染上一丝忧伤的气息。在去往公墓的山路上,看着路边一簇簇的小草,我所有的思绪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外婆健在时的那些快乐时光里。

  犹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去外婆家。外婆的家邻山,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那山上除了遍地的山花烂漫地开放着,更有许多小草葱葱郁郁地生长着。草丛中还有许多小蒜,它形如小葱,却带着一股特有的诱人香味,在那个贫苦的.年代里,把小蒜洗净切碎,调入面粉搅匀,再煎成油饼一直是我相当喜欢的一种美食。应着这一份诱惑,每次去外婆家,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上山挖小蒜。

  有一次,我骑着车子带着邻居小胖去外婆家,照例喊了声“外婆,我来了。”就奔向了山上。小胖在我后面担心地喊:“你干吗不让你外婆陪我们一块去?”我得意地一笑,说:“放心,马上她就会追来的。”果然不等我们挖了几棵小蒜,外婆已经喘着粗气跑到跟前来了。我和小胖相视而笑,外婆则嗔怪着骂:“你这孩子老不听话,这山上有老虎,你们就不知道害怕?”

  外婆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急急去找那些躲藏在草丛里的小蒜,就好像山上真有老虎,多呆一会就会把我们叼走似的。背着半篓子小蒜下山,山路弯弯斜斜的,外婆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小胖,还不时地用袖口给我们擦着额头的汗。

  再回到外婆家,我们便成了外婆的小跟屁虫了,看着她洗小蒜,切断剁碎,再看着她拿出土鸡蛋,打碎,和到面粉中去,搅匀,我们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最后,外婆不等把油饼煎到金黄色,便用盘子盛好递给我们,一边叮嘱着“慢点吃”,一边看着我们笑。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晃又是几年,我开始去外地上学了,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很多次电话里,外婆总是不忘问我:还想吃小蒜油饼不?

  当听我肯定地回答说“想”的时候,外婆开始叹气,说:想吃怎么办呢?那么远,老不回来的,寄油饼也不合适呀?

  可是不久之后,我却收到了一个包裹,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听你说想吃小蒜,你外婆特意挖了许多,把那蒜头制成了泡菜……

  那片刻,我一下子眼睛湿润了,思念夹杂着幸福瞬间齐涌心头。这之后的好多年,我一直会收到这样的泡菜包裹;放假的时候,我会拣着小蒜葱郁的季节回去,陪着外婆一起上山挖小蒜,为的只是看到外婆那满足而欣慰的笑容。

  外婆去世的时候,刚巧是小蒜变枯的时节。家里的蒜头泡菜依然富足,外婆却走了,躺在那群山怀抱之中,观望着山上的小蒜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听着我们的脚步声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清明节的随笔5

  浓烈的油菜花充斥着我的气息,花香并不曾迷离我的心智。麦浪一层搞过一层的春风里,清新从来都不远离我的心灵。

  今天,都有哪些人来过我们的`心灵,之后又匆匆离去。我们除了身边熟悉的,或者与生命体相关连的思念外,时间所有的灵魂,我们是否都该一一寄上哀思?

  清明时节正是新茶上市的时节,在淡淡的茶香中,泥土的气息从哪里品来?青绿的茶水中无论包含多少颗粒微尘,属于那新泥的味道。如果我们的心麻木了,还能品出那万千的味道来吗?

  新坟前的繁华总比旧坟的凄凉要更觉得温馨,可是哀思谁更重?那新坟所牵动的疼痛将超过旧坟多少倍哦!这样来说,时间就该是一剂化解伤痛的良药。存在过的,一切都会被时间给冲淡,所谓的存在也就是一种虚无,可虚无不就是实际的存在吗?

  这样的节日,对于没有纸张的焚烧,跪拜的仪式,心灵的哀思在用哪种方式表达?对于每个生活在自我意识中的个体?

清明节的随笔6

  清明节,是世人悼念已逝的亲朋好友于尊重之人的节日,其中扫墓是清明节鲜明的代表性活动,但是随着一个个清明节的到来又流去,其节日的代表性活动也露出了种种丑陋的一面,不得不令人为之思考。

  革命先烈之墓谁人真诚来扫?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是红歌《英雄赞歌》里边的一段歌词,正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国家如今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都离不开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可是,在清明节的到来,世人有几位真心到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烈士陵园为先烈去扫墓?不错,如今清明地是有许多单位或机关集体组织到烈士陵园扫墓,可是对于这些组织的集体扫墓,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什么?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们扫墓时手中高举的横幅:某某学校、某某机关之类等等;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们扫墓时手中高举的相机,然后第二天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某某单位机关于清明节集体到某某烈士陵园扫墓’之类的新闻。倘若这些团体在烈士陵园好好扫墓在如此这般也罢,而我所看到他们扫墓时的严肃和认真只有旁人照相取材时的仅有,而过后则恢复了原有的轻松,一路谈笑风生,如此行为岂不做作?先烈的英魂岂容这般亵渎?清明节你们扫墓如此这般,那么平日呢?平日里你们会想起到烈士陵园扫墓吗?清明节,如今到底还能有多少人真诚到烈士陵园扫墓?

  清明节扫墓的铺张浪费攀比之风

  记得以前清明节为祖先扫墓,烧点纸钱然后在虔诚祭拜一翻即可,可是如今放眼祭品市场,纸钱、纸人、纸房、纸车等等之些,祭品多的可谓是眼花缭乱,而这些祭品也是价格不菲,我曾问过一位老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老人毫不犹豫的说:没什么用,扫墓只要是真心祭拜就行。既然没什么用,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大方的买这些祭品呢?其中原因不外乎面子工程,只要自己朋友为祖先扫墓时买这些东西当祭品烧给祖先,自己不这样做,岂不就显的很没面子?于是,我比你、你比他,慢慢的就形成一股攀比之风,而要搭上这股攀比之风就需要花费很多不应该花费的金钱,其实清明节扫墓我们祭拜祖先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就行,当然,烧些纸钱也未尝不可,但是虚荣攀比而造成的铺张浪费实在不可,这样你们这些子女把祖先当作什么了?是尊敬的祖先?还是互相攀比满足虚荣心的工具?!

  清明节假期扫墓变为出外游玩现象

  早在零七年国家已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并为之设了假期,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对这些传统节日引起重视,可是当人们生活质量的渐而提高,游玩享乐成为人们的‘第二生活’,如今国家安排祭拜先祖的清明假期也被人们当作休闲娱乐之日,一年有很多天很多节日可以用来出外游玩,为什么要利用具有如此意义的清明节呢?难道清明节没有人值得自己为之扫墓吗?

  清明日,扫墓时;为祖先,为先烈。铺长浪费攀比不可取,认真虔诚用心就足矣;出外游玩莫为之,只因清明的意义。逝去故人在哪里?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窝里。

清明节的随笔7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然如此。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挂纸。

  我们走进农村,漫步绿易盎然的草原上,那里到处鸟语花香,一路上我边玩边观赏那植物世界,啊、原来植物也很坚强呀、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是下雨、打雷还是火烧到死不了。让我很佩服。

  我们来到墓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美丽无比。墓前还有几只布谷鸟,那布谷鸟的'叫声真是可爱。有趣极了,仿佛我自己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妈妈见我在那发呆就提醒了我烧纸钱。那时我才想起来我是来烧纸钱的呀。

  经过那件事以后,我就一放假就叫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原来农村是这么的美呀!

清明节的随笔8

  沉闷灰暗的天空,压迫着世上的人们沉重伤感的心灵。连绵不断的细雨,象是世人怀念悲伤的泪泉在清明节前后喷现。多少次撕心裂腑的呼喊,唤不回消亡的亲人。滴答的钟声不停地向前运行,青春随着消失后,接着听到的是死亡跟随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荒山野岭的亡坟,是青春消失后的结局。竹杆上晃动的白旗仿佛是幽灵在向走完青春的人们招手示意。历史的记忆中,留下了多少青春年华时写下卓越的篇章;多少青春无知荒废年华,白头悲切。天空闪烁的星晨,是青春无悔的见证。捧一撮黄土祭奠青春。

  时光不会倒移,但灵魂深处的.记忆,还是留给了青春。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盛”。扪心自问,是否唱出了青春无悔?

  谈笑风声,意气风发一路拼过,虽然淡泊也无悔于追求过青春的人生。

  平淡的生活,平静的工作,温暖了家庭,甜蜜了爱情,虽不潇洒,却也安心于青春。

  一路走过,还记得,十七八岁的冲动,是上天揽月下海捉鳖的鸿皓之志。二十几岁是人生知识的积累与机遇巧合。三十几的时光是人生的胆气拼搏和财富的敛积。平凡的岁月里,仍然是无数前赴后继的青春在涌动。

  谱一曲赞歌,献给无悔的青春。

  蓦然回首,自己却走过了青春,站在人生道上的中央,望着渐行渐远的年青,心中一片愁怅。没有激情的生命,总是惦念青春怕它远行,担心消失,叹一声无奈,洒一缕乌墨,祭奠平凡的青春,不想它埋没,让它留在自己的心海。

  雨还在下着,那是愁思绵绵;泪仍在流,已是悲戚忧忧。沉痛的心里叹惜往事不堪回首。

  奶奶三年摇篮前的煎熬,是用壮年生命的坚守,换回我瘦弱生命茁壮成长。怎是每年三柱香一扎草纸一个长跪所能报答的恩情?那是感恩泪的源泉。

  泪水漠糊了双眼,忘年的记忆中,畅开心怀,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激那些无私奉献的青春永不消逝。

清明节的随笔9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年的清明时节总会有春雨相伴,仿佛老天爷都通晓人意,春风带着一方乡土的气息,吹拂着每一个前来扫墓的人们。因为这一天,人们都会在这个日子里祭奠他们心里最亲的故人。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却远离故乡,身在海外的建设项目,心中的思念之情弥漫着全身每一个神经,仔细想想!29年的蹉跎岁月里,太多挚爱的亲人离我而去,如今我又该思念谁呢?

  这些天看着亲友圈发来的清明扫墓踏青的相片,看着那青山绿水,花枝绽放的自然风光,那人头涌动的人群,布满在烟雾缭绕的大山陵园之中,满山遍野的墓碑像一块块告示的牌子竖立在青松树下,人们弯着腰、鞠着躬,那虔诚的景象让我热泪盈眶。

  清明节这一天,是活着的人与先逝者相聚的日子,只不过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地下,彼此无法相见。那种情景,让每一个逝去亲人的家人,深深的感受到那份永别后的凄凉。我们只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告慰他们,告诉他们我们依然记得他们!依然思念他们!依然爱着他们!就在今天,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思念他们!缅怀他们!我们会送上一束鲜花,会点燃一对香烛,会焚烧一摞纸钱,会摆上一些瓜果,会用双手拂去墓碑上的灰尘,会用金线笔重描墓碑上渐渐褪色的碑文,这些都是我们在寻求心灵的慰寄和寄托心中的哀思。

  今年的清明节,我最思念的人,就是刚刚离我而去不久的舅舅,他享年90岁,满头银发,和蔼可亲,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用勤劳的双手带大了我的母亲,也培育出五个优秀的`儿女,他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电建人,他把这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电力事业。

  茫茫红尘,阴阳相隔,呜咽的凄风中您可听到您最爱的外甥那深情的呼唤!舅舅,您在那边还好吗?那个世界可有春风煦暖?那个世界可有阳光灿烂?那个世界可有人为您遮风挡寒?那个世界可有人为您嘘寒问暖?

  寂静的深夜,缅怀以故的亲人,内心的疼痛也瞬间袭来,霎时蔓延全身……

  离去便意味着永别,品尝到了分离的疼痛,又怎能忍心再让深爱自己的亲人牵挂,担心?

  只是,远去的记忆,逝去的灵魂,在我的心灵之中慢慢的远去。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我的生活依然会继续,与其沉浸在心酸的疼痛里,倒不如将这深深的情意珍藏在心底。

  人生就像一只蜡烛,一但点燃就不停的燃烧,一直到最后,火苗渐渐的熄灭,然后一缕青烟冉冉升起。我知道舅舅在这个世界上永远的消失了,能留在这个世上的只有亲人的思念和他的骨灰,每逢清明时,都会有亲人来到他的坟头上一炷香,撒一杯老酒,说上一些思念的话语。

  亲爱的舅舅;今年的清明节我不能来到您的坟前向你述说我的思念,但我会把心中的这份思念之情,化作一字一句的温馨话语,让它载着我这份崇敬的感情,随着互联网漂泊吧!愿您能感受到我心中这份深深的怀念之情!

  我深爱的舅舅,希望您天堂的生活过的开心!快乐!

清明节的随笔10

  清明节是我国的法定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一天几乎是固定时间的,如果不是在4月4日,那么就一定是在4月5日,反正就是在这两天中的一天。今年——2022年的清明节就是在4月5日这一天。

  今年的.清明节跟往年看似一样,但又好像不一样。

  往年的清明节,我们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上山扫墓。我们这边有一个说法:清明节扫墓可以提前三天、往后拖三天,前三天加上后三天再加上清明节这一天,一共就是七天。所以我们每到清明节这个时候,这七天总是有人陆陆续续地上山扫墓,如果家里有人在外地打工或者做生意的,都会在这个时间点回到家里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买好祭品去扫墓。所以,在我们这里,清明节这一个节日几乎是轰动的、是大规模的、是重视的一个节日。

  但是今年的清明节,却不同于往年。由于有一些地方,比如上海、天津。受到疫情的影响,而我们汕头这边虽然没有疫情,但是因为怕人口的流动而受感染,所以我们汕头这边今年是不允许现场上山扫墓的,只能在家里默哀......又是一年清明节,看似跟往年一样,其实又很不一样。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做生意的受到了影响,打工的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就连网络生意还有快递行业也受到了影响......

  这都是疫情惹的祸!我们这边是安全的,我们这边是幸福的,我们这边没有疫情。相反之,比如上海,疫情的严峻,学生只能在网上开学,做生意的、打工的全部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人们常说:平安是福!这一句话一点儿也没有错,确实!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清明节的随笔11

  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4月4日,人们都会早早的起床,到祖先的坟前去祭奠。我也不例外,因为清明节学校放假一天,一大清早我就跟着妈妈去了陶山。

  清明节想去叫辆出租车都有点困难,好不容易才拦住了一辆出租车,我们刚把大姨接了过来,出租车就一轰油门,朝陶山奔去。车窗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车特别的多,离陶山已经不远了,可是最不愿意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堵车了。司机见势不妙,赶紧调转车头朝马屿那边的高速公路开去。

  一路上,司机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还想把我们赶下车去。高速公路也开始堵车了,我们只好拐进了老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终于到达了外公家。舅舅、舅妈还有弟弟都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了。锄头、镰刀这些缺一不可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我们出发了。这是,天空又开始了哭泣,一颗颗“泪珠”滚落下来,我不禁想到了诗人杜甫写的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说不定呀是老天爷为了替杜甫圆这个谎才每年清明都下雨。

  按照现在的天气,想要步行走到那里是不太可能的。三轮车立即骑到了山脚下,我过去一看,呀!外婆的坟墓都快不见了。旁边杂草丛生,都快把坟墓给淹没了。舅舅的锄头马上起了作用,杂草被一一斩除。其实我知道,这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花很多力气,有些草上还有刺,一不小心就会被扎到。

  草锄完了,花早就已经买好了,最后我把花篮摆在了坟头。走的时候我又看了眼坟墓,现在的人已经不再那么迷信,不会乱烧纸钱使大山上发生火灾,只要送上鲜花和祝福就够了。

清明节的随笔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是清明节,大家都说清明节是哀悼先人和踏青的日子。其实呀,清明节除了这还有很多的过法呢:清明是为了纪念自己已死去的亲人流传至今的节日,它在20xx年正式被法定成立为正式的节日,在以前,人们一到清明,就会烧纸,或者放鞭炮,但是这对空气的污染是非常大的,而且还容易引起山林里的火灾,为了避免这些恶性的污染,人们采用了绿色环保的三大步:

  1、献花:用美丽的鲜花来勾起对家人的敬爱,

  2、风筝:把风筝放在湛蓝的天空上,剪短筝线,让风筝飘向远方,对家人说:“我爱你!”

  3、秋千:谁都知道,秋千荡来荡去的,把我们对家人的思念抛向远方,抛到家人的面前。”

  清明的传统在怀念先祖的同时,也有去踏青的`习俗,清明节在北方正是万物复苏,春天来临的季节,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终于冒出了嫩芽,冰封的小溪也开始演奏起欢快的乐曲,盛开的油菜花灿烂夺目、一望无际。让我们走到鸟语花香地春天里,感受春天的快乐吧!

清明节的随笔13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年春草绿。所有的思念化做春风春雨飘向湖岸。爸爸,在另一个世界里,您还好么?

  爸爸,在这个宁静的清明节,女儿多么想去看看您,可是依祖上的规矩,女儿出嫁以后是不可以为娘家人祭祖的。泪水如泉,怀念无处不在。爸爸,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那些过往的潮汐。

  那是一九九三年深秋一个平凡的日子,我的生日。清早起来就收到室友温馨的祝福和美丽的礼物。吃罢午饭后,我坐在宿舍里看书。有敲门声。我打开门,高大消瘦的爸爸拎着一个大包站在门外,“我本想在十二点前赶到,和你一起吃午饭的',可是车晚点了……”爸边说边从包里掏礼物,都是我爱吃的零食。我和爸一起去师院小吃部就餐。下的肉丝面。我把餐票递给厨师,被爸爸挡住了:“今天该我请客。”永远幽默潇洒的爸爸把钱递过去,把餐票又塞回我手里。这是一个永远不会老,也不肯老的爸爸!

  面条做好了,我和爸在二餐厅用餐。爸爸把他碗里的肉片全部挑出来,夹到我碗里。“爸爸……”泪水涌出来,我不知道从近两百里外的故乡匆匆赶来的父亲饿不饿……

  饭后爸爸带我去市里,二路车迟迟不来,我和爸爸步行去市区。我只希望时间永无尽头,让我陪爸爸好好走一走。我想起了艰辛而幸福的童年。那时爸爸常年拉车步行去潢川送大缸,来回一趟得好几天。那时我大约三四岁,爸爸出门一回来,就把我抛到半空中:“好想我的女儿!女儿真乖!”拥有浓浓父爱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幸福!岁月一去不复返,但它永存我心中!

  我和爸爸走到市区,爸爸想给我买些东西。我什么也不想要,因为我知道家里并不富裕。多年求学已花了父母好多钱,我用钱应该有节制。我常想,父母对我这么好,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们在夕阳里欣慰地微笑呢?这样的欣慰,是父亲用一生艰苦劳作的岁月换来的。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您———爸爸。阴阳相隔,思念好苦。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在这个青草凄凄的清明节,爸,您是否还挂念着在世的亲人呢?

  爸爸,一路走好!

  我和爸爸走到市区,爸爸想给我买些东西。我什么也不想要,因为我知道家里并不富裕。多年求学已花了父母好多钱,我用钱应该有节制。我常想,父母对我这么好,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们在夕阳里欣慰地微笑呢?这样的欣慰,是父亲用一生艰苦劳作的岁月换来的。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您———爸爸。阴阳相隔,思念好苦。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在这个青草凄凄的清明节,爸,您是否还挂念着在世的亲人呢?

  爸爸,一路走好!

清明节的随笔14

  父亲 您看到了么

  门前的那一排白杨

  悄悄的 冒出了绒绒的芽包

  石板路的缝隙里

  有嫩嫩的叶子 探头探脑

  您在笑着看我么 父亲

  这样的日子 天堂里也会是春的味道

  这滴答声 也不是女儿的眼泪

  是细雨敲打着您的屋檐

  我对着您微笑呢 父亲

  您说过 最爱看女儿翘翘的.嘴角

  枝头的一只鸟儿 叽叽喳喳

  您是不是想起了

  女儿嘟着嘴 跺着脚

  那细细长长的一声 爸

  (说过了不哭 不哭)

  (可这一声却如重锤击心 一时热泪涌流)

  父亲啊 不老的春风

  绿了 老屋门前的杨柳岸

  小草儿 在风中轻轻颤动

  林间飘着淡淡的 令人微醺的气息

  在这明净如洗的碧空下

  枕着家乡的郁郁青山

  安然入梦罢 父亲

  梦里 沐着春风欢笑奔跑

  您还是个 小小少年

清明节的随笔15

  清明时节,灰暗的天空布满愁云,濛濛的细雨似苍天哭泣的泪水,肆无忌惮地散落在幽深的油茶林里,泪光闪闪的树叶在阴冷的微风中颤抖着;坟前,那一堆堆青草,一丛丛野花泪眼婆娑;如血的杜鹃花,也在风雨中哽咽着,那哭红了双眼的片片落红,倦缩在草丛里低声哀叹。

  伫立于母亲坟前,心潮起伏,泪如泉湧,往事一幕又一幕地在眼前浮现……

  村前,那条弯弯的小河,正在悄悄地流淌,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就像我心底里最深切的怀念。暮色里,我看见母亲背着鱼篓在河边捡田螺,捉小鱼;那冻得通红的双脚,那单簿的背影,曾无数次闯进我的梦里,醒来时,泪水早已打湿了我头下的枕巾。

  屋后,那连绵的群山,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山风吹来,烟波渺渺,正在诉说着母亲勤劳的一生。晨雾中,我看见母亲提着篮子在林子里采蘑菇、扯小笋;那鲜美的蘑菇汤、那香脆的腊肉炒笋子,至今还在我的眼前飘香。如今,大酒店、小餐馆多如牛毛,但我再也尝不到那种带有浓浓母爱的美味佳肴。

  徘徊在芳草青青的田间地头、闻着泥土的淡淡清香,我似乎看见母亲拖着瘦少的身躯,在烈日下在寒风中辛勤劳作;那憔悴的面容,那长满老茧的双手,永远地烙进了我的心里,伴我走过了生命里每一个春秋夏冬。

  走进破旧的老屋,抚摸着沾满灰尘的灶台,我仿佛看见母亲正站在灶台旁烧火、做饭;凝视笨重的石磨,回味着逝去的童年,我仿佛看见母亲正在吃力地磨着豆花。那陈旧的扁担,那锈迹斑斑的锄头,那熟悉的`风车…无不记载着母亲一生的艰辛。

  日落西山、倦鸟归林,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坐在门前的竹椅上,痴痴地眺望着村口那条唯一通往外面的小路,盼望着她的女儿早点回家;十五年过去了,母亲眼角映着的牵挂,那思儿的点点泪花,依然在我的心头萦绕……

  雨还在浙浙沥沥的下过不停,犹如我伤痛的泪水在心中流淌。强忍心中的悲痛,擦干脸上的泪水,怀着一颗虔诚、感恩的心,跪在母亲坟前,烧上几摞纸钱,点燃几根香烛,表达女儿对母亲深深的思念;铲上一堆新土,插上几支鲜花,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愿:天国里的母亲好好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