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一) -教师工作总结

时间:2022-04-25 19:25:20 教师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一) -教师工作总结

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一)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一)我对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近七年来,在教师培训中,我采用的较为有效的教育模式有六种:一,"经验-故事"培训模式。给教师提供经验和实例,让大家在相互交流经验中受到启发;二,"问题-思考"培训模式。给教师提供思考的问题,让大家通过交流各自的看法而受到激励;三,"问卷-反思"培训模式。给教师提供问卷调查,让大家从调查结果中相互理解和促进;四,"案例-建构"培训模式。给教师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大家从案例中把握有效的方法;五,"问题-建构"培训模式。针对需要建构的教育模式,提出和解决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六,"钥匙-工具"培训模式。直接给出可操作的方法,并用一句话来简要概括这种方法。上述的探索经历了20多年的过程。这与我对教育理论的理性思考有关。教育理论可分为相互联系的三大类:其一,"经验性理论"。讲做法,可操作,重实践,理论隐藏在其中,理论成分较弱,实践成分较强;其二,"建构性理论"。有假设,有模式,重过程,有一定理论根据,同时又接近实践,有操作性;其三,"原理性理论"。有原理,有推论,重演绎,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强调建立体系。我以为,一个好的教育理论,上述三大类都应当兼而有之。因为这三大类理论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一个具体的教育理论而言,看在这三大类中,哪一类占主流,从而进行相对的分类,而非绝对的分类。原理性理论,应当能引申出建构性理论,即建构模式,进而具体应用于实践;建构性理论,既可进一步抽象为原理性理论,又可以进一步具体为经验性操作;经验性理论,可以归纳、概括为建构性理论,进而上升为原理性理论。三大类理论并不存在"高"、"低"之分。"原理性理论"如果不能还原为建构性理论和经验性理论,就难于操作,就会流于空洞;"建构性理论"如果不能发展为原理性理论和经验性理论,就缺乏活力,缺乏根基,就会流于形式;"经验性理论"如果不能上升到建构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就难于理解,就会流于片面。三大类教育理论,有各自明显的优点。在研究撰写《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1986)、《系统科学与教育》(1993)、《大教育论》(1990)这些专著的过程中,通过讲学,我已感受到这些"原理性理论",对于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以及研究型的教师和研究生们有一定启发,但广大的中青年教师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我认识到,必须将这些"原理性理论"转化为"建构性理论",即要突出"教育模式的建构"。不是以论述教育"原理"为核心,而是以建构教育的"模式"为核心。在研究完成《教育模式》(1993)、《教育建模》(1998)、《新教学模式之建构》(2003)后,通过讲学,我又感受到这些"建构性理论",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容易接受,但许多新教师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我认识到,必须将"原理性理论""建构性理论"转化为"经验性理论",即要突出"教育经验",突出"操作方法",将原理和模式渗透其中。让更多的教师能学到手,可应用,有实效。从2000年开始,我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探索教育的"经验性理论"。即是将过去20年研究教育的"原理性理论"、"建构性理论"进一步普及化、大众化、简明化,以更加可操作的形式展示出来,为教师的"培训"做出新的贡献。于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完成《给教师的20把钥匙》(2007)。以下简述较为有效的教师教育的六种模式:一、"经验-故事"培训模式"经验-故事"培训模式的特点是:给教师提供经验和实例,让大家在相互交流经验中受到启发。教师应经常回答如下问题:①你在备课方面有什么经验?②你在上课方面有什么经验?③你在考试方面有什么经验?④你在提问方面有什么经验?⑤你在教育教学的

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一) -教师工作总结

其它
方面有什么经验?讲一条经验,要讲出一个与经验相关的故事。经验是经历过的事,是验证过的事,因此,经验的背后总有故事。经验大多是可操作的,故事大多是很生动的。"经验-故事"培训模式,很受教师欢迎。教师经常总结自己的经验,经常吸取他人的经验,才有利于增强教育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下面是作者总结自己40年教学经历所得的20条经验:(一)备课的经验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刘老师感悟:这个方法对于钻研教材,特别是新教师的成长极具参考价值。)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要尽量通读学生已经学过的教材。(刘老师感悟:下棋的高手就高在能够谋势中去谋子。学科教学中,在整体中把握部分,把部分放到整体中,这样才能真正深入把握教材知识理论体系。)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二)上课的经验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刘老师感悟:学生都讨厌拖堂,其实有时候言未尽反而意更深,不是吗?为什么我们总是想多讲点,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呢?)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7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8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刘老师感悟:我曾经参加新教育年会,在新教育实验中,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重要板块,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极为有益而且效果显著的一种方法。)(三)考试的经验9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刘老师感悟:让成绩差的学生考出好成绩--这是这次讲座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方法之一。在很多时候,失败确实是成功之母,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更是成功之母。)10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11.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12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考试成绩不排名次,可公开成绩的分布。(刘老师感悟: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几乎所有老师都知道,他的这个记忆规律告诉我们记忆的方法其实就是及时复习。)(四)提问的经验13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14.提问与思维。"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q

uot;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15."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16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五)综合的经验17.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

【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一) -教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工作总结05-09

教师教育工作总结范文07-20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3-18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05-22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总结05-20

教师德育教育工作总结05-08

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2-23

高一英语教师工作总结04-12

初一美术教师工作总结05-23

一月教师工作总结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