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桥》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桥》读书笔记1
今天,读了吴冠中的文章《桥之美》这一课,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所介绍的不是具体的哪一座桥,而是集各种桥的美于一身。在画家的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作者着重抓住桥的形式美这一特点去解说。作者对桥的喜爱是缘于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写到了江南水乡的桥之美;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的桥之美;高山峡谷中的桥之美。
并且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例子。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者真的写的很棒,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桥》读书笔记2
小桥弯弯,流水闪闪,四季常绿的河柳,还有长年炊烟袅袅的平常人家。这是我书名《桥下一家人》让我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幅温馨宁静的画面。
《桥下一家人》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个城市的桥洞下,住着一个老流浪汉。他生活简朴,不管遇到任何难事,他总是乐观面对。
有一次,他经过一家花店,被人把枯萎的花往后一扔,老流浪汉很清楚,这是人家不要的,但他却说:“谢谢,你的花!”花店老板还当他有病,瞪了他一眼。尽管这样,他也一点都不生气,把花插在了胸口的口袋里。
这天晚上,当他回到“家”中,发现了三个小孩,当时他很生气,而且他也特别讨厌小孩。三个小孩对老流浪汉说:“请不要赶走我们。”他心软了。还为了孩子们去找工作,虽然每次都被赶了出来,但是他从来不放弃,终于找到了工作。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我们要用微笑面对生活,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能逃避。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学会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你关心了别人,当你学要帮助时,别人也会来帮你。遇到困难不放弃,绝望就会变成希望!
《桥》读书笔记3
桥是一个多么普通的题目啊!但细细品读这个题目蕴含着很多很多令我们出乎意料的东西。
初读文篇,让我为之一怔:没想到在发洪水的时候,老汉能临危不乱;没想到老汉竟会把一个即将上桥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没想到到一百多号人全部过桥后,一个一直先要抢先要求生的小伙子竟先让老汉过桥;没想到最后小伙子和老汉为救一百多号人都壮烈牺牲;最让我震撼的是:这个小伙子和老汉竟是一对父子!
哇!好感人哦,他们竟是一对父子。反复品读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老汉这种高风亮节的品质——不徇私情、铁面无私、心系群众、英勇无畏……
文章的第二十二节是这样写的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在这时候,老汉要喊什么呀!老汉要对儿子说:儿子,原谅我吧,我也是有苦衷的!刚才爹把你从队伍里揪出来是因为有一百多号人需要生命,我们既然是个党员,就一定要做一个好党员,要一心为平民百姓着想,我们吃的是百姓,用的是百姓,他们大家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他们的生命比我们重要的多呀!孩子,我们只要能让百姓们幸福,做什么我都愿意。只是时间太紧迫了,原谅爹吧!
多么感人的故事啊,老汉用自己的血肉筑造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同时,我们也看见了老汉身上这颗无私、无畏、闪烁着金光的心。
《桥》读书笔记4
我读了《桥下一家人》这本书,有一个老流浪汉住在巴黎的桥下,有一天,老流浪汉—阿曼德出去回来的时候,发现属于自己的地盘被一个帐篷占据了他的位置,阿曼德气得一把拉开帐篷,里面的小朋友都缩进了被子里,有三个孩子,分别有:保罗、苏西、伊夫琳,后来,阿曼德改变了态度,开始和孩子们友好的相处,当然,孩子们都已经把阿曼德当成他们的爷爷了!
第二天,阿曼德带孩子们去见圣诞老人,后来,他们终于见到了圣诞老人。
第三天,三个小孩就是想阿曼德有钱,给他们买烧饼和栗子吃,他们就等人家的表演完了,他们就唱:快给老爷爷一点钱吧,让老爷爷可以养活这些小孩子,最后硬币叮当叮当的放进了阿曼德的口袋里,阿曼德还是帮他们买了栗子和烧饼。老阿曼德就去找工作了,他们来到了一个公司,一个老板对他说我收下你,你帮我们清洁公司,我还给你房子住,阿曼德说房子!房子!因为阿曼德就是想要有房子给孩子们住,他连忙赶回原来的老地方,苏西、保罗、伊夫琳他们都开心得蹦蹦跳跳!后来他们成了一家人。
我觉得阿曼德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喜欢这本书封面的一句话:“桥下寒冷的风,吹不散一家人温暖的爱”
《桥》读书笔记5
徐志摩先生(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20年曾留学英国。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为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先生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老一辈的文学家中,早逝的徐志摩尤其受青年朋友的喜爱。特别是他的著名诗作《再别康桥》,使得他简直就是浪漫的化身。但在我看来,《再别康桥》除了“那美丽动听的音节与诗人飘逸,洒脱的翩翩风度”之外,一个“再”字或许更能让我们有所了解。
在《再别康桥》之前,徐志摩曾写过多篇关于康桥的诗作及散文。在1922年,他第一次离开康桥时曾写下了长诗《康桥再会吧》,后又曾写过《康桥西野暮色》,《康桥晚照即景》等诗,及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康桥给志摩的印象及影响都是很深刻的。他是要从罗素才到英国的,用他的话讲是“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他的“书”没念成,因为罗素叫康桥给除名了,但他却留在了伦敦,后又到了康桥。徐志摩在康桥最初的日子应该说是有些寂寞的,同居几间小屋的张幼仪业已成为他的前妻,而且他“他在康桥还只是个陌生人,谁都不认识。”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徐志摩曾这样写到“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现的第一条件。”他发现了什么?他发现了康桥。他又曾这样表述“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相当有交情的。”康桥对徐的印象如此之深,更何况又是一位在“单独”时一起相处的朋友。这便难怪他不止一次的写到康桥,再一点,康桥对于他人生的成长的帮助也是巨大的。他一再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得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便是他前几次写康桥的感情由来:对康桥的留恋,对往昔的怀念是主要的感情。
然而,《再别康桥》却不是完全相同的背景或单纯的感情。《再别康桥》是徐在1925年故地重游的归国途中,于11月6日在轮船上写成的,在徐志摩的书信卷上看到致陆小曼的信(1928年10月4日在船上写)曾提到过要去印度的“为还几年来的一个心愿,在老头升天之前再见他(指泰戈尔)一次”,然后回沪。如若当时徐真的先去了印度,后回的国,则《再别康桥》应该是在从印度回上海的途中在轮船上所作。在这封信中,徐还曾写到“乘眉,我想你极了,一离马赛,就觉得归心似箭,恨不能一脚就往回赶。”由于思念,他是非常想念陆,并急切地想回国的,那么他又怎么会写出《再别康桥》这样深情难抑,洒脱而又缠绵的佳作呢?其实也不是难以理解的,正是对康桥留恋,怀念与对眉的思念这些矛盾的心里,使得徐对康桥的“告别”深情又不至缠绵,留恋又不失洒脱。像是一滴若即若离琼浆,想告别却粘着你的心。于是,才会有“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他的这一次重游不似往昔那般地沉醉,留连,于是便有几分轻松与洒脱。可是,毕竟如前面所讲,康桥给徐的记忆是最深刻的。于是想要告别,往事就会如陈酒香气回肠,激荡心扉。徐便是如此,往日康桥的一幕幕情景再现眼前:金柳,青荇,潭水,三个意象表现了作者对康桥的眷恋。对这份眷恋的加重升华,应该说是从第五节“寻梦──”开始,而正是那潭水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勾起了他对当年的旧梦,那些缠绵的“宿愿”与“理想”的记忆。景色依旧,人事全非,诗人想再寻旧欢,注定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不能放歌”“只好沉默”。此时此刻“沉默”的不是“今晚的康桥”,是作者自己。诗人已完全陷入对往昔生活的甜蜜回忆之中。当作者醒来,再次明白他是在告别,使得诗的结尾便带上几分苦涩,怅惘与难言的情怀。于是,这最后的“挥袖”便带了几分无奈进去,诗人不愿带走一片云彩,那云彩想来便是那些梦,诗人可能只是想把它永远地珍藏在心中(也许包括那些与泰戈尔一起的日子)。
这首诗的美,当然不只在诗人那份细腻的感情上,在艺术形式上,音乐的美与建筑的美皆融其中,这大约是好多人喜欢的原因吧。
《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冰心也曾经这样评价徐志摩先生:“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走了……别了康桥,别了徐志摩先生。
《桥》读书笔记6
據《總編輯序》,《劍橋中國史》主要是給西方的歷史讀者提供一部有內容的基礎性的中國史著作,雖然在具體的編寫過程中,隨著研究成果的增加、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現以及研究領域的擴大,與原計劃相比,全書的篇幅有了成培的增加,但其基本的目的似乎並未改變。以我们正要評價的第三卷而言,它主要是以時間爲序(時段的劃分基本上是以皇帝爲單元),大致以《資治通鑑》爲線索,敍述了隋唐的政治史。從全書總體來看,這樣的敍述基本上屬於教科書性質,而不是研究性質。正在編寫中的第四卷可能將主要論述隋唐時期的制度、社會經濟、宗教、民族以及對外關係等種種專題(如本書第四章敍述“和佛教僧徒的關係”時,作者出注說“詳情可參考《劍橋中國史》第4卷中S.溫斯坦所寫的一章”。第216頁)。這種編排方式,與呂思勉先生所編撰的四部斷代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的體例十分相似,而我们目前坊間所流行的教科書大多採用的,則是先劃分時期,然後再在每個時期之內敍述其政治、制度、經濟等狀況,文化部分被置於全書之末,一統介紹。兩者相比,我以爲前者更爲可取。
面對這部二十年以前西方學者編寫的教科書式的隋唐政治史,我们覺得實在難以置評。作爲教科書,它主要是對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綜合和吸收(當然也包括執筆者的成果);他们編寫時所能參考的也祇能是二十前的研究成果。用這二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的進展作座標來品評這部二十年前的著作,不僅有苛責之嫌,也實在沒有多大意義。
但這祇是從整體上來說的。由於書出惺郑瑢懽魉平有參差是自然的。全書共十章,第一章“導言”屬於概觀性的東西;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別敍述了隋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后·中宗和睿宗、唐玄宗時期的政治史;第八章“中唐和晚唐的宮廷和地方”,是圍繞唐後期中央與藩鎮的關係展開的討論;第九章“晚唐的宮廷政治”,主要敍述的是唐後期(宣宗以前)的中央政治,但其第一節“安祿山之亂及其後果”與第八章多所重複,而其深度卻又遠遠不及。第十章“唐朝之滅亡”是懿宗以後的政治史,其中心是唐末的社會動亂。第七、八兩章寫得最有深度,已不僅僅是對政治史事的梳理和敍述了。
許多學者都將唐後期的政治史概括爲藩鎮、宦官、党爭三項,學術界研究的重點也確實是在這三個方面。這三個問題也是本書著力比較多的方面,但頗具新意、很有啓發的是關於藩鎮的研究,即本書第八章。
最早人们對藩鎮的認識是粗湹模以爲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就進入了藩鎮割據的時代,以後又進一步惡化,最終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臺灣學者王壽南先生完成《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大化書局,1978年)纔使我们比較清晰地認識到,在唐後期,並不是所有藩鎮、在所有時期都是跋扈於中央的;換言之,藩鎮對中央的跋扈有時間性和地域性。八十年代大陸學者張國剛先生發表《唐代藩鎮的類型分析》(見其《唐代藩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將唐後期的藩鎮分成河朔型、中原型、邊疆型、東南型四類,其中割據於中央的是河朔型。這實際上是將藩鎮對中央跋扈的地域性進一步予以明確化了。不論藩鎮是不是一級軍鎮合一的實體,它之所以能夠跋扈于中央,根本原因是其擁兵;沒有這一基礎,它就不可能跋扈於中央。安史之亂發生以後,許多地方利用各種契機、通過各種方式都已擁兵;在其擁兵的條件之下,它對中央的態度,實際上反映著中央是否能夠有效地控制它。因此,中央對藩鎮的控制,纔是藩鎮與中央關係的關鍵:中央有能力控制之,則藩鎮所擁之兵就能爲中央所用,否則就極易出現跋扈於中央的局面。本書第八章的作者C.A.彼得森先生在認識唐後期中央與藩鎮的問題時,恰恰抓住了這一關鍵。他將藩鎮分成“自治的藩鎮”和“忠於朝廷的藩鎮”兩大類,在敍述安史之亂以及安史之亂以後的代宗、德宗、憲宗各朝與藩鎮的關係,在論述中央政府企圖對藩鎮進行限制的種種措施(如裴垍對賦稅上繳之制的改革,將駐守于支郡之兵劃歸州刺史統領以削弱藩鎮對軍隊的控制力量等)、以及藩鎮的文職化時,都是緊緊圍繞著“控制問題”來展開的。這無疑大大深化了我们對藩鎮問題的認識,因此它已不僅僅是研究視角的變化了。當然,在敍述上似乎不如第七章那樣有條理。
崔瑞德在第七章關於玄宗朝政治史的敍述中,有許多值得研究者重視的觀點,雖然這些觀點可能囿於本書的體例而未能得到充分展開。比如,關於710年到720年間宰相構成的分析(第346頁);關於中書、門下的合併(他認爲這是在714年至720年間門下侍中和中書令從未同時在職的情況所導致的。第349頁);關於李林甫財稅改革的意義(政府放棄了稅率、勞役以及財政管理實施細則全國一致的總原則。第400頁。另參417頁);指出主持科舉考試的機關由吏部轉至禮部,是“削弱吏部控制官員出仕和他们關健的早期生涯的壟斷權”(第403頁)等等,都很有啓發性。特別是他通過對玄宗朝宰相任用的分析,來對這一時期政治格局變化的把握,尤爲精彩;比那些簡單地鋪陳史事,或套用現代政治學的概念所進行的簡單解說,或就具體事件發表幾句不痛不癢或似是而非的議論或推測要高明得多。這表明了他對當時政治理解的深度,以及對相關問題的敏銳的觀察力。
大陸有關隋唐斷代的著名的教科書,如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王仲犖先生的《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冊1988年、下冊1990年),有關政治史的部分,份量都很有限,祇是一種粗線條的勾勒。呂思勉先生的《隋唐五代史》(中華書局,1959年)有一半的篇幅敍述這一時期的政治史,但有關隋及唐前期的內容,側重于開邊和武功。《劍橋中國隋唐史》中的唐前期的政治史則側重於朝廷或中央的政治格局,主要是圍繞各個皇帝在位時期的執政宰相及其所面臨的社會、政治問題而製定的相關政策及實施狀況來展開的。這從以下章節的標題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來——第二章第二節“開國者隋文帝及其輔弼之臣”,第三節“隋代面臨的大問題”;第三章第三節“(唐高祖)對內政策”;第四章第一節“太宗朝的群臣”,第三節“國內政策和改革”,第四節“旨在加強中央權力的政策”;第五章第三節“高宗的對內政策”;第七章第一節“玄宗在位初期:姚崇和宋璟”,第二節“玄宗中期”(主要內容是宇文融、張說、蕭嵩和裴光庭的內閣、調和班子:裴耀卿·張九齡和李林甫等),第三節“李林甫的掌權”、第五節“楊國忠的掌權”,即玄宗晚期的政治。
本書的敍述方式也與我们國內的同類著作有很大的差異,其中最爲顯著的一點,就是他们採用了現代政治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和概念,大量使用了諸如“社會結構”、“社會精英”、“公共工程”、“國家利益”、“政治上的機會主義”、“濫用權力”、“政治清除”、“行政上的延續性”、“方針路線”、“行政質量”、“人口增長和再分配”、“宮廷政治”、“醜聞”、“行政傳統”、“擴張主義”等名詞。這些概念以及與此相關的描述方式,有時甚至讓我们感到作者給我们敍述的不是一千多年前的史事,而像是在我们身邊剛剛發生的事件。對當時政治制度的認識,更充分地反映了他们所憑藉的現代社會科學對他们歷史認識的影響。比如,談到隋文帝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後所面臨的問題時,作者說:
如果隋不准備成爲另一個短命的政體,如果它要發展成一個穩定有效率的政府,還有艱巨的任務有待完成,而楊堅也爲之獻出了他的餘生。(第62頁)
用政府的“穩定”與否和“行政效率”來認識政府的咦鳎瑏K無不可,但一個王朝的短命與否,最重要的因素,恐怕還不是這兩個方面;帝制時代的政府與政治,與三權分立和民選政府背景下的的政治與政府,有本質的區別。再如對唐高宗時期的政治制度的描述和認識,他们認爲:
高宗繼承的是一個穩定的國家,它具有一套順利地發揮作用的制度,一個受集權的法制約束的行政體系,其中各官署的職責都由法律作了周密的限制和規定。制訂出的兵制和財政制度把中央政府的直接干涉減少到最低程度。政府主動實行的政策被嚴格地限定在維持秩序、處理軍事任務以及管理土地制和稅制等方面。事實證明,這套行政體制具有非凡的持久性,在缺乏堅強的上層直接領導時又具有明顯的彈性。它經受住了高宗統治的緊張時期、武后篡權時期和她垮臺後唐皇室恢復時期的考驗。它的設置是爲了使它能在最低限度的中央積極指導的情況下繼續發揮作用。(第270頁)
這恐怕是作者通過對現代政治學的理解,構築出來的對古代的想象。政治制度有極強的沈澱性和延續性,即使是通過戰爭這一極端方式改朝換代之後,制度的核心內容常常並未因此而改變。政治制度的沿革演變雖然一定會受到政治的影響,但有其自身的規律或所謂內在理路。此處通過對高宗、武則天時期政治動蕩的強調,以說明制度的合理性,實在欠妥。又如對使職差遣的認識。作者認爲武則天上臺後,努力擴大皇權而限制相權,其中一個證據就是她“臨時任命和在京師外執行長期任務的情況比以前更加頻繁”(第307頁)。談到宇文融的括戶時,作者認爲這一行爲遭到反對的真正原因,“與其說是針對重新登記,不如說是針對進行再登記時使用的非正規制度的方法”(第384頁)。這兩處涉及的都是使職差遣出現這一情況。使職差遣雖然是在當時的正式政府部門,即三省六部五寺九監及地方行政部門之外又臨時因事設立的“職位”,而且在日後的發展中,這些職位也確實越來越重要,並使原來相當一部分正式政府部門的官位成了官員地位和待遇的標誌,但是從總體上看,使職差遣在其産生、發展過程中,與原來政府部門的衝突雖然存在,卻並沒有如此嚴重。在另一處,再一次涉及這一問題時,作者說:“玄宗沒有沿著更加合理的路線改進他的總的行政系統。相反,政府祇是努力根據具體情況,通過任命專‘使’,一個個地處理它最緊迫的經濟和政治問題。”(第577頁)我们不知道作者所說的“更加合理的路線”是什么;但我们認爲,與其爲古人設想一種所謂合理的路線,不如將事實上已經出現的使職差遣視作唐代政府改革的一種方式。又如,對玄宗時期設置的按察使,作者認爲“它在中央政府和州之間設立了一級常設的中間權力機構”,它“是一個諮詢性的視察機構”,“它沒有行政權和道的實際民事司法權”(第402頁)。一方面說它是“中間權力機構”,另一方面又說它是“諮詢性的視察機構”,兩種表述似乎存在矛盾;同時,以“行政權”和“民事司法權”來認識,也欠妥當,因爲當時的地方政府的權力中並沒有嚴格區分行政權和民事司法權。總之,作者對當時制度的理解,似乎要比對一般政治事件的理解更爲困難一些。
此外,“人民”或“群小痹诂F代政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國帝制時代,他们的作用恐怕更多地表現在特定的時期,如民斜﹦又畷r。但本書作者似乎並不這么看。在武則天統治時期,作者特別提出了“人民”或“群小睂λ的態度:“傳統歷史學家的種種評價很少注意群械木硾r。……在人民中間,武后甚至可能是得人心的。”(第329頁)但我们不知道民袑ξ鋭t天上臺或被迫下臺,究竟如何起了作用;所謂“民心”云云,恐怕無從談起,因爲當時實在沒有民意表達的合法途徑。關於唐後期藩鎮的問題,作者感歎:“最難從文獻中瞭解的藩鎮的行政特徵是藩鎮當局與當地人民的確切的關係,以及在它们的轄區得到多少人民的支持。”(第521頁)在談到唐後期中央與淮西節鎮的對抗時,作者也特別提到“何況淮西還得到當地民械挠辛χг”
《桥》读书笔记7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1925年故地重游的归国途中,在轮渡上所写。
意境与灵感往往在一瞬间生成、泛滥,继而产生的激情总一发不可收;而被这种激情煎熬的、激励的、托起之后,也许就是千古的经典!《再别康桥》如何在那种环境中出炉不敢妄言,但那潭水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和波光里的艳影是不是勾起他对当年的旧梦,远去的缠绵或尽在咫尺的柔怀、感慨合二为一呢。潺潺水流之声,跃跃之荡之情怀,怎不叫人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一幕幕景象眼前掠过,虽景依旧,却人事全非。重寻旧途、旧欢,已是枉然。于是不能放歌,诸绪隐隐,暂且沉默。然,春风已起何惧秋波!那观不住的激昂只能换一种角度或方式,一吐为快!此时的沉默也绝非今夜的康桥,也就是今夜的康桥,绝非是诗人他自己也就是诗人他自己。此时此刻诗人近乎全陷入对往昔之种种之中。当诗人俯首醒来,恍然自己是在告别,进而使得诗的尾巴上涂上了几分苦涩,怅惘和难言的情怀。
诗的开篇便洒脱、轻灵、舒展。巧妙地连请出了三个轻轻的来配合走、来、招手、作别等动作,以肢体语言将一个飘逸、洒脱的诗人形象活脱脱地推到了读者的面前。这里,轻轻二字蕴含着诉之不尽的依恋之情,道不尽的惜别之意,用轻盈的、温馨的笔触渲染了夕阳映照中康桥的宁静之美,更有此间人去春又回,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继而,诗人抓住了康桥这一景物中金柳、青荇和潭水这几个意象作为寄情,把对康桥的依恋、惜别之情融入其中。河畔的金柳被比喻成新娘,美艳绝伦,荡起诗人心海的涟漪;河底的青荇也被诗人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你无需猜疑,那油油的青荇就是在向诗人招手,不由得你不有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渴望;此间的静与动,微动与被情动,活灵活现。以情寄或情的微妙衬托出既朦胧又清晰的画卷。
注重文字的取舍、含蓄,注重艺术技巧,是早逝的徐志摩惯用的伎俩。他往往很会利用一种梦幻般的情调,巧妙地将气氛、氛围、感情和意象融为一体;更能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与其互换,使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首诗的美,当然不只限于诗人那份细腻的感情上,在意念、艺术形式上,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是恋而不贪,足能给人留下美丽的回忆,这大概是好多人喜欢的原因吧。
轻轻地来悄悄地去,不带走一片云彩,人生若能如此坦荡,落落大方,何乐而不为啊!
《桥》读书笔记8
今天读到了原则中关于桥水基金创始人在1996年发给公司的一份备忘录。个人感觉算是德里奥本人的许多重要原则的集中体现。
特别是德里奥对一下三个方面的理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对于公司的目的
2)如何解决争端
3)团队合作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虽然这些观点都是已经现代管理学中显学了,但是如此集中成体系的表达在一起,我认为还是非常有价值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的。
接下来我就将他的原文翻译如下。
桥水基金并不会满足于仅仅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会为了达到行业中的最顶尖水平,甚至引领行业的标准而拼命地工作,并且在达到这种极高境界的过程中享受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桥水的目标是达到卓越,并持续改进。这种改进是指公司的各个层面上达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断跃升。
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争论是一件极其棒的事情。在争论的过程不应该有级别,经验或者年龄的因素掺杂其中。选择什么样的方案来解决问题,要完全基于方案的逻辑性,合理性,而不是提出方案的人。哪怕一个方案来自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只要他在逻辑和事实上是最优的,我们就要选用。
批评(无论是自我批评还是接受别人的品评)为持续的进步提供重要的动力,但是如果解决的不好,它也会是毁灭性的。无论什么样的批评都应该被客观的对待。同样得,在接受或者给与批评的过程中不应该有任何管理层的特权存在。
团队合作以及团队精神都是很重要的。这一点主要是指 1)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对于团队达到共同目标的责任
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应该有很强的意愿去帮助团队的其他成员来达成团队的共同目标。团队中所有成员的命运都是休戚与共的,所有的成员应该都意识到别人都是自己可以依靠的帮手。所以,对于表现不好的人,我们应当选择0容忍的态度。因为这会伤及团队中的所有人。
有意识得建立,长久而良好的团队关系。这种关系本身既是令人内心欣喜的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率的。因为每换掉一个团队成员,都需要增加额外的培训成本以及漫长的磨合期。
钱实际上只是在追求卓越过程中的副产品,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桥水,我们的目标是达到卓越,并持续改进。明确的说,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赚钱。这种观念的衍生并不应该是:员工要安于赚一点点儿小钱,恰恰相反,员工们应该期待赚很多的钱。
如果我们按照上面的原则持续运作下去的话,我们的组织应该非常地高效并且获得很好的财务利润。
在桥水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应当有主人翁的心态,把桥水看做自己的公司。明白自己对于公司的职责,并且可以信赖其他的同僚都和自己一样明白自己对于公司的职责。
《桥》读书笔记9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情绪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述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述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典雅,又采用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用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情绪并不矛盾,正是正因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读《再别康桥》,如观楼如吟歌如赏画,而感受到的是诗人那淡淡的离别之恋之愁之哀。
《桥》读书笔记10
静谧的夜里,在柔和的灯光下,我看着这本书的封面,上面画着一个推车的老人和三个孩子。他们个个衣衫褴褛,但给我的感觉却是温暖无比。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在巴黎生活的老流浪汉阿曼德,很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以乞讨为生,从一座大桥的桥洞下安身。一天傍晚,他返回住处时,发现他的住所被三个孩子占据了。他又吃惊又生气,要把他们赶走。但是后来,在他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渐渐地接受了他们,并在白天帮他们的妈妈照顾他们。孩子们也早已把他当作他们的亲爷爷了。最后,这个老流浪汉决定牺牲自己,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让孩子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桥下寒冷的风,吹不散一家人的温暖的爱。虽然他们并不是亲人,但爱让他们比亲人还要亲。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贫穷与贫穷中的爱与温暖。阿曼德从开始地讨厌孩子,到慢慢地接受他们,就是因为他有一颗充满爱的心。
轻轻地合上这本书,再一次凝望这幅温暖的画面,它带给了我很多很多……
《桥》读书笔记11
端起红酒杯,尽量让自己安静下来。我发现我真的只对文字敏感。只有看到了文字版的《廊桥遗梦》才能点燃我的激情,而电影却不会。
此时此刻我能感受到我身体里的每个细在不停的跳跃,我热血沸腾,全身发烫,我太理解女主角弗朗西丝卡的无奈了,因为她所厌倦的,正是我所恐惧的。唯一不同的是,无论爱是还不爱。我真的不甘心去迎合别人的生活。相同点是我们会放弃人性的自由,或者是说人性自由抛弃了我们。弗朗西卡到最后为了责任与义务放弃了激情与爱情。而我会受到大环的形式所影响最终向我的不甘心低头,从那一刻起我就是一个死人了,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不要思考弗朗西丝卡的对与错,被生活腐烛的太久,当激情来临的时刻,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任何人都无法抗拒。
弗朗西丝卡是幸运的,罗伯特用四天的时间给了她世间所有的激情。四天就够了,太多了又会被厌倦。肉体上的温存谁都可
以给,可是精神上只能是唯一。
《桥》读书笔记12
再别康桥,始终是字字见真情,声声忆回长。它的三美将永远留于我的心间!
一、音乐美
全诗连用三个“轻轻的”,语句连贯,和谐动听,显得节奏轻快,旋律优美。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叠词等写作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令人回味无穷,回忆悠长。
再别康桥,恰似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
二、结构美
通读全诗,此诗共四行一节,第一节诗行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数变化中见整齐;行文押韵,逐节换韵,并对仗工整,有行云流水之美感。又通过描摹不同方向及视觉,含蓄而又直白的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处处见真情。
再别康桥,犹如一幅精选的设计图。
三、意境美
全诗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又悄悄离去,而那至深的情丝,全挥之不去。
作者以“西天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辉”等自然景观,通过绚丽的色彩及动态的描写,勾勒出一幅依依不舍的离别图景,流露出作者内心的不舍,惆怅与淡淡哀伤。全诗情景交融,情感若有若无,引发读者无限遐想,含蓄的暗示出作者的朦胧情思并给人幽深,琢磨不透,含蓄的美感。
再别康桥,又是一段若有若无的情感,带给人一种梦一般的轻盈,飘渺!
《桥》读书笔记13
关于历史学上的“封建”一词,很多普通的历史学习者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封建社会。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起止时间,中学历史教材上给出的普遍时间是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也就是中国东周王朝战国时代到清朝yapian战争之前的这段时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确实是正确的。春秋末年战国初年,原有的奴隶主贵族阶层的瓦解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劳动群众则是由奴隶转化为了农民,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被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所取代,阶级、对立关系、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社会性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证明。
而在欧洲国家,他们的封建社会则似乎晚了许多。根据中学历史教材所讲,欧洲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在公元476年,也就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时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大部分地区建立起来了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封建国家。而似乎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拜占庭帝国——也就是所谓的东罗马帝国也是作为一个封建国家而存在的。只是,笔者对于这段欧洲历史了解得并不是很详细,纯粹只是根据中学历史教材所讲的那样做出简单的阐述,故不敢正式列入我对历史的评述之中。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就是,欧洲所讲的封建社会,似乎与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封建社会持续时间本身就远远短于中国,在欧洲的封建社会维系了还不到一千年的时候,文艺复兴活动就在欧洲开展起来的。就以普通的学生历史学习者而言,文艺复兴活动的开展意味着近代文明在欧洲的兴起,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发展。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文艺复兴活动期间,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和弗洛伦萨都已建立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共和国。
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在提到“封建”的时候,“封建”的特点却并不像马克思主义中提到那种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性质,而是一种在我们看来堪称奇特的上下级从属式的管理制度。欧洲的这种封建制度确是以土地为基础,欧洲的各国君主会把土地分给自己手下的大封建主,大封建主会对国王宣誓效忠;大封建主会把土地分给手下的中小封建主,这些中小封建主会对封给他们土地的大封建主宣誓效忠;以此类推,获得土地最少的则是骑士,骑士便是欧洲封建统治阶级中地位最低的成员了,骑士往下便是农奴,也就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劳苦大众。
然而,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封建主,统治着很多的人口,他可以掌握相当实力的兵权。一旦大封建主利用这些兵权,不再向国王效忠,那么国王敕封给他们的土地、人口便不再属于国王,国王则会真的成为孤家寡人。在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的时期达到鼎盛。然而,当查理大帝死后,继任者由于能力问题相互争斗,最终以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三分国家而结束。原有的法兰克王国分成了西、中、东三部分,后来这三部分分别成为了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
时代再发展,著名的英吉利王国和法兰西王国逐渐形成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保证了王权的地位。而意大利和德意志却像之前提到的那样,由于封建主的权力太大,国家最终四分五裂。很多国家都是仅仅一个城邦而已。
看到这里,我想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联想到了中国的某个朝代。没有错,这个朝代就是周朝。周朝成立初期,大封诸侯,周武王的嫡长子作为王位继承人留在镐京,而其他的姬姓亲戚、建国功臣和商朝的投降旧臣被分封于各地,成为了诸侯。不论是在周王室,还是在诸侯国,均以嫡长子继承制作为传承和分封的准则,在诸侯国,嫡长子会继承诸侯国的国主之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往下是士,士之后便是平民,平民之后则是奴隶。于是周朝便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从属关系。诸侯们在自己的国内拥有行政权、兵权、财政权等重要权力,每年须得向周天子纳贡称臣。
而周朝的结局和欧洲那些由于分封土地结果国家分裂的情景非常相似。后来,周朝的诸侯国在周天子权威衰落之时形成了一个个具有独立政治地位和政治主体的国家,诸侯们不再对周天子毕恭毕敬,甚至有时周天子需要依靠实力强大的诸侯维持自己的权威。
从这个角度来讲,以分封作为“封建”之准则,中国的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应该提前到周朝建立,因为从周朝建立伊始,分封国家的现象就已经出现。而欧洲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分封现象的出现。即使我们仅仅从“封建”二字的字面上进行理解,也会认为封建即是分封。
至于周朝时奴隶制度依旧存在,似乎有些站不住脚,然而跟欧洲封建社会一对比,就会发现许多极为相似的地方。在欧洲封建社会,负责耕种土地的并不是拥有人身自由的农民,而是失去人身自由的农奴,他们为封建主耕种土地,而且封建主刻意随意买卖农奴。欧洲的贵族、平民在社会关系上可谓等级森严。这些特点和周朝时奴隶社会地位地下,贵族等级森严这些特征又何其相似!所以,我们说周朝时已经形成了封建社会,也并不是空穴来风。从对比上而言,周朝的社会现象与欧洲封建社会的情形实在是很像。
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历史研究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中国的封建社会起始于战国时期。而改革开放以后,参照欧洲许多非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观点,中国的封建社会当起始于周朝。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之中,经济决定政治,社会性质应当以经济为基础,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来看,中国在战国时期出现铁制农具,耕种水平有很大提高,生产关系上则是农民为地主阶级耕种土地,农民本身并不是地主买来的奴仆,而更像是为地主耕作的拥有人身自由的长工,只是他们并不领取工资,而是向地主缴纳粮食,这便是马克思主义所认可的封建社会的特点。非马克思主义者则是更倾向于强调政治的独立性,认为封建的本质就是封建主之间的土地分封关系。在学术界,两方之间的争吵从未真正地停止过。
我并不敢断言哪一方就是绝对正确的,只是作为一个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言传身教的普通中国学生,我似乎更有理由相信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毕竟,历史上很多时候已经证实,经济对政治的影响要大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决定政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里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应用的历史之中,我似乎更应该相信生产上的重大变化所起到的作用,战国时期,应该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起始时间了。
《桥》读书笔记14
《再别康桥》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这不仅因为此诗具有卓越的艺术美,更因为它具有至真至纯的诗情美,是一曲唱给生命极致美的恋歌。人们谈到《再别康桥》的思想感情,有人说它具有当时社会的投影,有人说它只不过表达了一种极平常极普通的离情别绪。可我觉得《再别康桥》抒写了人们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与心理情绪,这就是对生命极致美的追求眷恋与失去它的悲哀与无奈。生命的极致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命合乎规律的自由发展与充分释放自身能量,并达到与自然宇宙与谐运转、融合为一的完美境界。也只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生命才能放射火一样的激情,具有无限的青春活力与非凡的创造力,才能充满包容一切的力量与爱,达到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句子,看似飘逸洒脱,却是无奈、惆怅,却是不舍,却蕴含着淡淡的离别愁绪。读到开头的这几句,就已是三魂六魄被摄走了,就如有一双轻灵的手在我心弦中拨动着,伴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跳跃着,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的美与伤感的情绪,以及那份空灵、轻快,如徐徐飘来的柳絮。
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倒映清泉的彩虹,无不是一幅色彩斑斓流动的画面,宛若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节奏轻柔委婉,与谐自然。
那撑一支长篙与爱人林徽因共驶一叶轻舟于康河的柔波里,是梦!那对剑桥大学的爱,康桥所赋予的一切,是恋!如今重返故地,康桥还是原来的康桥,康河的水依旧缓缓地、一无声息的流动着,康桥所有的一切依旧,往日的情杯依旧,但却已物是人非事事休了。独自走近康桥,那份无奈的惆怅与伤感奔涌在心头,对往昔的生活、理想、梦,对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的印象,却是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情此景也许就只有康河才能证明、才能诠释,才能表达!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的美,康桥的梦,以及康桥所赋予的一切,是永存在于此无法带走,带走的只有离愁,只有永存于心中的那份爱,那永不会变的情怀。此刻只能沉默,沉默如痛入心肺,沉默如无可奈何,沉默如今晚的康桥。那轻轻的招手、轻轻的挥一挥衣袖,那淡淡的离愁却是浓浓的情,浓浓的不舍,浓浓的无奈!那个中的滋味怎能就一个“轻轻的”了得?!
在文学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伟大的灵魂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过对生命极致美的追求与眷恋。含冤放逐的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冠长佩,只为了“苟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仰头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诗人李白被权贵排挤出京,他把对生命自由壮美的渴求演化成了一场梦游天姥,地动山崩,日月同辉的仙人盛会。苏东坡在黄州赤壁对人生极致的“多情”化作了惊涛拍案的滚滚长江,幻作了雄姿英发的一代英豪周郎。晚年的陆游仍深情回顾着“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英雄气概。孙犁笔下着力刻画的那“伴着春雨宿露啼叫,伴着朝霞彩虹飞翔”的黄鹂正是生命极致美的象征。同样的,徐志摩笔下康桥的夕阳,金柳、青荇、清泉、彩虹似的梦,都是融合了他的青春,他的梦想他的爱与美的精魂的景物,诗人爱他们就如同热爱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在康河的柔波里他“甘心作一条水草”,与自然融合为一,对生命极致的追求赞美与眷恋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唱给生命极致美的恋歌多么动人心魂。
然而,岁月的沧桑,社会的变迁,人生的变幻,无情的改变了许多人与许多事,寻求那彩虹似的旧梦的诗人已无法回归从前的自我,已无法体味曾经的生命,他只有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多少悲伤,多少无奈,尽在不言之中。但他不愿损伤那个曾经的好梦,他把它当作一个无法重得的珍宝完美的保护在自己心底,所以他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无奈而又深情地余音令人荡气回肠。
《桥》读书笔记15
书香十月,金桂飘香,在这凉爽的秋天,我读了一本令我获益匪浅的诗集《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这是一篇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诗集,也是一篇赞美自然的诗篇,更是一篇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的诗篇。
《再别康桥》这首诗宛如一曲动听的音乐。诗的开篇:“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在诗人徐志摩的心中“走”的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的原因。。诗人徐志摩于1926年重游康桥,盼望找回往昔的美好回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句子,看似飘逸洒脱,却是无奈、惆怅,却是不舍,却蕴含着淡淡的离别愁绪。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 。就像是一幅五颜六色的水墨画。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词中充满了浪漫的风味,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诗人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
《你是人间四月天》诗歌是中国的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著作,诗篇优美足以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所相媲美。这首诗在色彩缤纷的现代诗坛,如一朵“白莲”,典雅端庄、不同凡响。“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运用排比的句式,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味犹存。诗人林徽因似乎更加注重表现一种细腻的生活情状,因而显得沉着和平淡,但文笔间流露出的语言功底、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和作品中不经意的诗意营造,使她的诗篇让人品味起来更加优美细腻。
每当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望着挂满枝头的朵朵鲜花,便会有"你是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的美丽诗句萦绕在脑海中。 这两首诗让我沉醉在其中,优美的诗句,使我爱上了春意盎然的春天,爱上了鸟语花香的人间,爱上了宁静的康桥。
诗篇把我带进了那意境,我也多么想去看看那康桥。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也值得我去珍藏与珍惜。金秋十月,我想让书香溢满香校园,让知识的源泉溢满我们那干涸的求知心田。
【《桥》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桥啊桥……11-30
桥说课稿12-06
善人桥06-25
景德桥06-25
通运桥06-22
桥作文03-04
埇桥旧业,埇桥旧业白居易,埇桥旧业的意思,埇桥旧业赏析 -白居易的诗01-01
《桥》教学设计08-07
玻璃桥作文04-11